进口研究 www.sinosure.com.cn /xwzx/rdzt/jkyj/jkdt/default.shtml 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images/logo.gif http://www.sinosure.com.cn zh-cn www.sinosure.com.cn 5 <![CDATA[中国大陆1月自香港黄金进口同比暴增3倍]]>

 

2014-2-27

 

    中国对黄金的大量需求毫无疑问是目前黄金市场最大的焦点之一。

    从今年1月来看,中国大陆自香港地区进口的黄金从去年12月的91.9吨下跌到83.6吨,这被看作是今年需求在经历了去年的爆炸后有所走弱的表现。然而,如果和去年1月19.6吨相比,那么涨幅则是非常大的。

    今年1月进口的83.6吨和去年1月进口的19.6吨相比,增幅达到了326%.和去年12月相比,则是有9%的小幅下降。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看这个数字。

    无论如何,83.6吨都是非常巨大的数字,这比全球持有黄金量排名第37的澳大利亚的总持有量还多了3.7吨。此外,中国人都习惯于以克为计算单位来购买黄金,83.6吨相对于8360万盎司的黄金,这说明仍然有很多人在囤积黄金。

    并且这说明,在中国的春节后,中国的黄金需求仍然很旺盛。通常来说,因为春节的因素,每年12月都是中国黄金进口量最大的一个月,1月则会有显著下滑,而这次下滑的量仅仅8.3吨。这个1月的进口强劲如果说同样归功于春节的话,那么这个春节前,中国进口黄金的总量就达到了116.1吨,甚至可以说马年春节的需求比去年的需求多了约50%.

    中国的黄金需求是很有周期性的,因此,把传统上进口量低的1月和进口量最强的12月比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但无论如何,中国的巨大黄金需求量是不争的事实。

 

来源:    FX168 

]]>
<![CDATA[巴克莱:中国商品进口面临近期收缩风险]]>

 

2014-2-25

 

    巴克莱银行分析师凯文·诺里什(Kevin Norrish)、盖尔·拜里(Gayle Berry)和Sijin Cheng等人近日发布研究报告,中国1月份商品进口的大幅增长发出了一个健康“警报”。报告指出,进口增长的驱动力是一些暂时性的因素;近期内商品进口出现收缩的风险有所增长。

    以下是报告内容摘要:

    中国1月份商品进口:发出健康警报

    上周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商品进口明显呈现出很有活力的画面,而1月份详细商品进口数据的公布则给这幅画面添上了一笔。除了铜、原油和铁矿石进口创下历史新高以外,今天公布的数据还显示,原材料及其他金属的进口也大幅增长;但是,近期内进口出现收缩的风险则有所增长。

    在工业用金属中,原材料的进口继续大幅增长。矾土的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铝和镍矿石的进口也强劲增长,铜精矿进口接近于去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锌的进口量处于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铂的进口量也出现了同比强劲增长。仅有钯和银等少数金属表现疲弱,这两种金属的进口量与去年1月份相比均有所下降。

    但是,当前形势已经变得十分清晰,即这种进口增长的驱动力是一些暂时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不会维持很长时间。首先,1月份商品进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用来在去年12月份的“现金危机”过后生成融资。由于没有强大的基本面需求,因此商品库存已大幅增长。铁矿石的港口库存创下了历史新高,今年截至目前为止铜库存增加了12.5万吨,创下自2012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但是,融资状况已在1月份变得宽松,新的本币贷款与去年12月份的总量相比增长了将近两倍,因此商品的融资需求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中大幅减弱。

    其次,原材料(尤其是矾土和镍矿石)进口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印度尼西亚1月中旬实施出口禁令以前的囤货活动而带来的,因此这种增长是预防性的,与未来供应短缺相关的担忧情绪有关,其推动力并非来自于市场对未来需求将变得更加强劲的预期。

    第三,原油进口的部分推动力来自于建立库存的活动,原因是新的炼油商开始运营;同时,中国作为面向亚洲其他地区的炼油产品出口国的地位正在上升,也是原因之一。在1月份中,中国炼油商的炼油产品日均出口量为略高于70万桶,创下有史以来的第二高水平。但是,由于地区性需求疲弱的缘故,利润率则正在收缩。因此,未来的出口以及原油的精炼需求不太可能继续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因此现在的风险就是,中国的商品进口“盛宴”可能会在不久以后就转变为“饥渴”。

 

来源:    腾讯财经 

]]>
<![CDATA[进口激增 杂粮产业勿蹈大豆覆辙]]>

 

2014-2-20

 

  近年来,宏观政策重主粮、轻杂粮的趋势始终不改,杂粮种植面积不断被挤压,加上部分农户从杂粮种植业中退出,国内杂粮总产量不断走低。

  虽然杂粮进口量没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但国际上其他的杂粮主产国却已经开始瞄准中国的杂粮市场。

  一旦国内杂粮供给出现紧张状况,国内杂粮产业或重走国产大豆的之路,我国将成为国际杂粮贸易中的纯消费国。此外,国内杂粮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滞后,也已经成为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桎梏之一。

  杂粮进口创新高

  根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数据显示,2012年是国内20多年来杂粮进口数量最多的一年,全年杂粮进口量为346万吨,比上年增加84万吨,增幅24.3%。

  其中,最主要的进口增加来自大麦进口,全年进口量252.8万吨,比上年增加75.3万吨,增幅42,4%,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进口量最多的一年。

  绿豆近五年来进口数量也起起伏伏,2008年进口近8万吨,2009年进口0.5万吨,2010年进口近8万吨,2011年进口1.6万吨,2012年进口量为3.3万吨,比上年增加1.7万吨,增幅106.3%。

  燕麦、大麦和马铃薯淀粉的进口量增幅也较大,燕麦进口8.2万吨,比上年增加2.6万吨,增幅46%;马铃薯淀粉进口3.7万吨,比上年增加1.4万吨,增幅60%。豌豆在连续三年进口增长的情况下,2012年进口量有所减少,为67万吨,比上年减少6.3万吨,减幅8.6%。

  反观出口,2012年我国杂粮出口到10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有15类38个品种;全年出口数量为153.1万吨,比上年减少6.8万吨,减幅4.2%;创汇金额达12.8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25亿美元,减幅1.9%;芸豆出口74.9万吨,比上年减少1.6万吨,减幅2.1%;创汇7.19亿元,增幅0.29%,出口数量和创汇金额仍是杂粮中最多的品种。绿豆出口量为13.4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增幅16.5%。其他品种均不同程度减少。

  从国内杂粮总产量来看,2012年,国内杂粮种植面积1468.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2.7万公顷,减幅0.86%。除高粱的种植面积增加外,大部分品种的面积均呈减少态势,然而,同年国内杂粮的需求量为4930.6万吨,比上年增加114.5万吨,增幅2.4%。

  种植面积缩减、总产走低,国内杂粮产业走弱的表现仍在继续中,令业内人士不得不为整个产业的未来担忧。

  国际主产国虎视眈眈

  陕西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赵敏,是一位从事杂粮进出口贸易多年的企业负责人,面对近年来国内杂粮生产和进出口形势的变化,他开始为国内杂粮产业的未来感到担忧。

  赵敏表示,从杂粮的进出口形势来看,芸豆在三五年有一个价格周期,中国人不喜欢吃芸豆,每年的出口都有70~80万吨;其他的比如荞麦、高粱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以荞麦为例,从出口原粮为主转变为出口荞麦仁为主,主要原因是国外脱壳成本太高,污染非常严重,同时国外加工厂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他们更愿意进口荞麦仁;高粱,过去中国的产量还是非常大的,做酒做醋的用量很大,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厂家就开始全部用进口高粱,估计2013年的进口量也会继续增加。

  进口量激增的还有豌豆,2006年国内豌豆进口不足十万吨,而2013年估计要到100万吨,高粱近两年刚开始进口,2013年进口量已经上升到近100万吨;“世界上的其他杂粮种植大国,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早已经注意到中国杂豆种植面积大量缩减、产量减少的现实,他们也一直积极开拓中国市场”,赵敏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说。

  赵敏透露说,2006年其曾跟随中国代表团到美国某州去考察,该州人口不到100万人,而土地面积却非常大,其生产的产品,几乎囊括了中国北方几乎所有的粮食品种,大麦产量第一,小麦产量第二,其他的还包括玉米、大豆、豌豆、扁豆、芸豆、荞麦、苏子、葵花籽、甜菜、谷子、糜子、高粱、亚麻籽,这让赵敏感到非常奇怪。

  据介绍,虽然该州有些杂粮的产量虽然不大,但是一直坚持种植,随时可能抢占中国市场。当地州政府现在不让种,很多农场都在种草,但只要其愿意,政府随时可以给他们提供杂粮种子,并且其设备非常齐全,小众的杂粮机械、种子等等都能随时跟的上,一应俱全。

  机械化水平需配套

  众所周知,我国小杂粮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西南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加上分布零散、单位种植面积小,使得小杂粮的生产长期停留在人畜耕收的经营状态,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杂粮产业的发展。

  在赵敏看来,国内杂粮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给杂粮产业的发展拖了后腿,人畜耕作模式令许多农户退出杂粮种植,转向机械化水平更高的主粮品种。

  据了解,2013年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再度大幅增加,而玉米主要挤占的就是大豆等杂粮豆作物的种植区域。

  “从现在来看,国内大型主粮的种子、机械都有补贴可拿,机械种植、撒药、除草、收获;而杂粮豆的种植,从种到收到降水,机械化水平还是不行;农机对于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目前虽然很多科学家在搞品种选育,如果杂粮种植农机化水平上不来,没有小众配套农机进入到杂粮豆生产中来,杂粮的种植可能进一步被机械化水平高的主粮品种挤压”,赵敏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说。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增长都非常迅猛,而高粱、谷子、绿豆为代表的小杂粮机械化收割才刚刚起步。

  赵敏介绍说,在美国,大小型农业机械都很齐全,而且专业又小众的农业机械也不缺乏,一个做豆子的农场主,花50万美元购置的农机,每年折旧7~8万美元,折旧7年,而且全部免税。

  山西省农科院相关专家认为,杂粮种植农户对小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渴求与日俱增,杂粮产业必须跟上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加大杂粮生产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力度,推动杂粮生产技术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推广应用,解决国内杂粮生产规模小、质量低、不稳定,难以支撑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问题。

  赵敏建议,国内的农业科研人员的手再伸的长一些,除了种子的选育之外还包括种子的推广、农机等等,打通这些渠道,杂粮的真正产业化方有未来可期。

 

来源:    《粮油市场报》

]]>
<![CDATA[外贸企业进口业务内控流程分析]]>

2014-1-27

  一、业务背景分析

  曾经以出口为导向的外贸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之下,开始在进口贸易中寻求增长点。然而在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外贸企业在进口业务上出风险、交学费的案例时有发生,暴露出对进口业务的控制力薄弱、对风险的预防与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 

  外贸企业开展的进口业务,主要有代理进口业务和自营进口业务两种形式。前者,外贸企业作为受托方,接受国内委托方的委托,代其进口货物,履行代理人的权利义务;后者,外贸企业自己寻找国内外客户,将从国外进口的货物销售给国内客户。曾有外贸企业认为,代理进口业务,风险全部由委托方承担,外贸企业只要不垫资就不会有风险。事实上,只要是进口业务,无论代理或自营,来自市场、客户、货权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都可能将外贸企业置于困境。 

  按照代理进口流程,委托方与外贸企业签订代理进口协议后,向外贸企业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外贸企业与国外客户签订进口合同,约定付款方式。付款方式可以是电汇或信用证等,拥有较多银行授信资源的外贸企业,倾向于选择远期信用证。开出信用证后,如果货物顺利进口并销售,外贸企业可能在信用证到期付汇之前就收回了货款。如果外贸企业结合贸易融资工具,如进口押汇等,则又可以延长付汇时间,相当于从银行以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成本融通了资金。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企业还可获得可观的汇兑收益。此背景下,外贸企业利用银行授信优势,大量以远期信用证方式进口货物,如不出风险,可获得比出口业务高得多的回报,一时间,代理进口业务遍地开花,风险也随之出现。 

  二、风险分析

  进口业务的风险点多,且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一张牌倒下后,往往快速蔓延下去,直至发生进口业务的系统性风险。 

  进口业务脆弱在哪里,第一张牌又是什么?分析已经发生风险的进口业务,不难看出,进口业务,尤其是代理进口业务,保证金比例过低、进口商品价格快速持续下跌、外贸企业为代理委托方垫资或放货、委托方不提货、进口业务集中于少数委托方且金额巨大、将进口业务做成融资业务等,都暗藏风险。如果在报关、仓储等环节上出问题,将导致货权失控、钱货两空的状况,足以给外贸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常常是系统性风险出现前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且这种风险一旦发生,无论代理或自营业务,都将陷入困境。 

  如为自营进口业务,仓库中已有的存货,以及开出信用证后陆续进口的存货,成本必将高于市价,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库存量大,或是价格跌幅较大,其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将十分显著。一是利润缩水,二是存货积压影响现金流。 

  如为代理进口业务,如遇价格大跌,无论代理协议如何约定委托方的提货付款方式,外贸企业都将面临货卖不动,款收不回的窘境。例如,与委托方约定,货到之后带款提货,委托方很可能因为市场不好、资金紧张而无法提货。外贸企业在进口信用证到期时,收不到委托方的货款,而又必须支付进口货款,被迫垫资。即便代理协议约定,受托方在委托方违约时有权处置货物,外贸企业也可能受制于不熟悉市场与商品等因素,难以挽回损失。又如,代理协议约定,货到之后委托方可以先提走货物,之后在信用证到期付汇前向外贸企业支付货款,若委托方拖欠货款,外贸企业既不控货,又收不着款。即便委托方提供了抵押或担保,外贸企业的风险仍十分巨大。再如,外贸企业与委托方约定带款提货,实际上又控制不了货权。委托方利用外贸企业、报关行和仓库的疏忽将货提走,使外贸企业钱货两空,没有委托方提供的任何抵押和担保,甚至还需承担货权失控的法律责任。 

  进口业务风险不可小觑,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偏弱,这就使得外贸企业进口业务风险管控变得必要且重要。 

  三、进口业务内控流程分析

  进口业务的风控管理中,外贸企业内部流程控制是最基础、最直接的控制方式。本文以结合自营及代理业务特点的进口业务为例,分析进口业务内控流程的建立和运行。 

  (一)案例分析 

  A公司长期从事自营及代理进口化工产品业务,以开立90天远期信用证居多。其代理进口协议约定,开证前,委托方支付20%保证金,货到后委托方带款提货,最迟提货期不得超过A公司对外付款日前两个工作日。此种代理进口业务,A公司即使收不到款也还控制着货权,似乎风险不大。然而,自2012年二季度起,化工产品行情不断恶化,大批进口商品的成本高于国内市价,委托方开始出现不提货不付款现象,A公司现金流受到严峻考验。更加严重的问题出在A公司内部管理流程上。一直以来,业务部负责谈判签约、申请开证、进口提货、收款发货;办公室负责进口开证和信用证到单管理,定期将已开证情况和即将付汇情况报告财务部;财务部是最后知道已经开了多少证,有多少委托方没有按期付款的部门。等到财务部发现资金紧张苗头时,多个委托方欠款的情况接连发生。等到A公司意识到不能继续接受这些委托方的进口委托时,已经开出尚未到期付汇的信用证数额已十分巨大。 

  分析A公司远期信用证进口业务,业务部、办公室及财务部在进口流程各环节的职能如表1所示。   

  表1所示,业务部门几乎参与了代理进口业务全过程,在采购和收款发货等环节承担最主要的管理职责;办公室辅助业务部门在进口信用证的开立、承兑和到单、货物报关及入库环节履行管理职责;财务部门仅起到事后管理作用,在收到款项和付出款项时,履行记账职责。由于是代理进口业务,A公司虽然控制货权,但财务账面上并不反映库存情况,只反映和委托方的往来情况。如果委托方在付汇前付清全部货款,那么付汇后,委托方只需和A公司结算手续费和代垫费用等,随即往来款项全部结清。只有在付汇日,出现委托方不付款的情况时,财务账面才会反映该客户项下的往来款,扣除保证金后,尚有余额未能收回。如果是自营进口业务,则各部门各环节职能分工见表2。   

  可以看出,只有涉及资金收付时,才会出现财务部的身影。对进口采购的规模、客户情况、库存情况等,财务均不掌握第一手信息。 

  A公司管理体系主要问题在于,一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分离”,无法做到实时控制业务流程,不能及时反映业务风险;二是财务管理职能被弱化、被滞后,不能掌握业务整体情况和实时情况。A公司需要重新梳理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必要的流程再造。 

  (二)进口业务内控流程体系建立和运行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提出,企业应当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企业应当指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款项、应付票据、预付款项等往来款项。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同样强调了对销售、发货、收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并且强调,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应当吸收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 

  对比内控指引的要求,A公司在购买、验收、销售等重要环节控制乏力,尤其是缺少会计系统控制。为此,A公司应建立以业务流程信息为主线,辅之以资金流和物流信息,业务、财务、办公室三部门相互配合、互相牵制的进口业务内控流程体系。 

  新的进口业务内控流程体系运行后,较之A公司原有的管理流程,有如下特点: 

  1.将财务管理的切入点提前到业务开展之初 

  在与委托方签订代理进口协议之前,公司应就该委托方的规模、资信、业务、市场等情况进行评审,拟定限额,该限额在充分估计各种风险的前提下,授予业务部门与该委托方开展业务的最高风险额度,避免个别委托方的风险被无限制放大。一旦已开出信用证、且尚未付汇的进口业务达到或接近此额度,财务部应提示风险,控制业务规模。自营进口业务,也应以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为限,根据商品及市场情况,拟定一定的限额。 

  2.将账务处理的时间点提前到收到进口提单之时 

  提单是物权凭证,取得该凭证意味着资产的增加,同时新产生一项负债。虽然在以信用证结算的业务中,真正的现金流出是在信用证到期付汇日或押汇到期日,然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计量,应当在债务形成之时进行确认。也有学者认为,以信用证方式进口货物,企业应当在开出信用证的同时,确认新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该理论确有一定道理,因为开出信用证,特别是对信用证进行承兑之后,该项付款义务就确实存在了。但出于实践操作考虑,收到信用证下的发票、提单、装箱单等进口单据后,进行账务处理的依据更加充分,操作也更方便。 

  3.将对物流的关注提前到签订仓储协议、报关运输协议之初,并贯穿物流活动的始终,树立“大存货”概念 

  业务部、财务部和办公室均知晓每笔合同的物流情况、根据协议约定跟踪货物的流转及仓储信息,强调对货权的协同管控。从货物入库、存储到发出,三部门均参与管理,做到入库存货与进口单据相对应;发出存货与收到货款相对应;存货的余额,自营业务项下按照合同号进行明细核算;代理业务项下除按合同号核算,还需对应委托方的往来情况。“大存货”不仅限于财务账面的存货,还包含已开出信用证尚未到港的货物、已报关尚未入库的存货、委托方尚未提走的货物等。公司应设仓储管理岗位,在多部门协同管控的框架下,具体负责物流活动全过程,有效控制货权风险。 

  4.建立了代理进口业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旦委托方出现不提货、不付款的情况,除业务部门了解客户情况外,财务部也能通过货未提完、款未付清等迹象发现客户的风险动向,从而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信号。避免在已出现风险苗头的情况下,仍盲目扩大业务规模,扩大风险。 

  (三)进口业务控制手段建议 

  进口业务开展之初,许多企业依靠手工环境下的台账记录,结合账务处理系统,完成对进口业务的跟踪管理。然而当进口业务大规模开展之后,面对业务持续时间长、环节多等特点,手工环境下的管理凸显效率低、准确性差等弊端,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成为必需。将进口业务纳入企业的ERP系统,根据业务特点,开发适合公司管理需求的解决方案,已成为一些公司成功管理进口业务的有力支撑。 

  如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物资装备部,自主设计开发的ERP系统代理进口模块,按流程和功能分为决策管理、合同(协议)管理、物流运输管理、资金结算管理、财务管理、进出口贸易过程管理以及收付结算管理七个模块,并与财务模块紧密集成,较好地满足了进口业务的需求和管理要求,规范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业务操作错误概率。 

  A公司也应探索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外贸业务管理水平。 

来源:录入    《财务与会计导刊》上

]]>
<![CDATA[中国进口原油来源日趋多元化]]>

 

2014-1-23

 

  中国正在降低对沙特等部分主要产油国的依赖,转而增加从伊拉克和其他国家的石油进口量,这主要得益于全球石油供应的扩大正帮助中国政府实现原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中国的石油供应国结构变化反映出了美国、欧洲和日本主要石油买家需求下降对全球石油贸易流的影响。尽管在许多情况下,新的原油供应来自政治风险较高的地区,但中国仍希望原油供应形势的逐步改变能有利于降低对一些石油供应大国的依赖。

  中国海关本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从沙特、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部分主要石油供应国的原油进口量持平或下降。同时,中国也越来越多地从伊拉克、西非和其他地区进口原油。

  沙特是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2013年中国从沙特的原油进口量与2012年持平,是至少十年来首次没有较上年增长。从历史数据看,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年度增幅一直高达两位数。

  与此同时,中国从更小的产油国和新兴产油国的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主要产油国进口量不足所形成的供应缺口。2013年中国从伊拉克进口的原油增长50%左右,这使伊拉克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原油供应国,俄罗斯位居第四。

  原油供应更加多元化可以帮助中国经济抵御可能危及供应稳定的风险。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全球范围内供应的原油增多,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仍在复苏过程中的欧美和日本的购买需求下降,此外美国和日本的能源消耗开始向天然气转移。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CDATA[我国煤炭进口约占国际煤炭贸易量25%]]>

 

2014-1-21

 

  “2013年国际煤炭贸易的数据还没公布,但从各主要煤炭出口国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煤炭进口量在国际煤炭贸易量中的比重约为25%。”1月15日,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经济运行部副主任、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说。

  比重进一步提高

  我国自2009年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煤炭净进口国以来,煤炭进口量从1.26亿吨一路攀升至2013年的3.27亿吨,几年时间增长了160%。

  2012年,中国进口煤炭2.89亿吨。根据国际能源署公布的2012年国际煤炭贸易量12.76亿吨计算,我国煤炭进口量在国际煤炭贸易量中占23%。

  梁敦仕称,2013年国际煤炭贸易量的数据还没公布,但从已公布的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数据看,排在前三位的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出口量在增长,排在第四位至第六位的美国、哥伦比亚、南非的出口量下降,越南和蒙古这两个煤炭出口大国的出口量也是下降的,而2013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增加3000多万吨。据估算,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占国际煤炭贸易量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25%左右。

  “秤砣效应”显现

  2013年,尽管国内限制劣质进口煤的呼声很高,但煤炭进口量还是创下历史新高,严重冲击了国内煤炭市场。进口煤占我国煤炭消费量的比重虽然仅为8%,但它撬动了国内生产的92%的煤炭的价格。有的煤炭企业将这种现象称为“秤砣效应”。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说:“现在是两难的局面。国内煤炭企业若控制产量,将面临进口煤带来的巨大压力。即使煤炭企业控制了产量,但若进口煤到岸价格低于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进口煤也会大量进来。”

  国内一家大型煤炭企业的代表表示,进口煤的反应有时比国内煤炭企业还快,市场一好转,马上电子下单,一个星期进口煤就到我国港口,而国内煤炭企业还要组织生产、申请车皮,反而赶不上进口煤的速度。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进口煤与国内煤还有一定价差,外加汇率变化及印尼、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货币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我国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初步预计全年净进口将在3亿吨左右。

  倒逼国内煤企

  中国煤炭企业到底有多大的国际竞争力,在进口煤汹涌而来的2013年,可以看个大概。

  影响煤炭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三个因素是效率、税费负担、物流成本,中国大部分煤炭企业在这三个因素上都不占优势。

  效率上,中国煤矿的88%为井工矿,社会包袱重,500多万名职工生产了37亿吨煤炭。而美国生产10亿吨煤炭,只有8.9万名职工。即使美国煤矿职工的人均工资比中国高很多,中国煤炭行业总体人工成本还是很高。

  税费负担上,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中国煤炭企业的平均税费负担,为企业营业收入的35.04%。

  物流成本上,中国煤炭产地远离煤炭消费中心,运输环节多、费用高,物流成本有时候是消费价格的一半。

  国际煤炭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煤企将长期面临与进口煤的竞争。从好的角度来看,这三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使煤炭行业和企业的改革发展路径更加明晰。

 

来源:    《中国煤炭报》

]]>
<![CDATA[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增加8.6% 创纪录高位]]>

                                          2014-1-14

    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创纪录高位,因压榨商持续扩大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338万吨,同比增加8.6%.中国12月进口大豆74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25.6%,为月度最高进口量,因压榨利润改善激发需求。

    中国压榨商进口大豆用于压榨豆粕和豆油。豆粕用于制作动物饲料。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城镇化令肉类和乳制品消费量增加。

    行业分析师称:“产能的扩充带动进口量增加,但增长已经放缓。”该分析师预计,中国压榨产能在去年年底触及1.40亿吨,较2013年增加17%.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ChinaNationalGrainandOilsInformationCentre)数据显示,有20家新的压榨厂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多数会在2014-2015年投产。粮油信息中心指出,这会增加6.5万吨的日压榨产能。

    分析师预计今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保持增长。JCIntelligenceCoLtd预计,在截至9月的市场年度,大豆进口量将同比增加11%至6650万吨。强劲的大豆进口量并不足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植物油需求。

    海关数据亦显示,中国2013年进口810万吨植物油,同比减少4.2%.12月进口食用植物油81万吨,较上月上升5.2%.

 

来源:    中国粮油信息网 

]]>
<![CDATA[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相关范畴分析]]>

                                           2014-1-13

   摘 要: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的构成情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贸易结构即广义的贸易结构,用来表示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狭义的贸易结构则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通常用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整个贸易额的比重表示。本文贸易结构主要涉及的范畴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和高技术产品。 

  关键词:进口贸易,结构 

  一、我国进口贸易概况 

  (一)进口贸易结构的概念 

  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的构成情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贸易结构即广义的贸易结构,用来表示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狭义的贸易结构则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通常用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整个贸易额的比重表示。本文贸易结构主要涉及的范畴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和高技术产品。 

  (二)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改革幵放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3642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2.5%,是1985年的52.3倍,是2001年的7.1倍。其中,我国进口贸易迅速发展。1985-2000年期间,我国进口贸易总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985年我国进口额为422.5亿美元,1993年进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0年进口额达到2251.0亿美元,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 5倍多,比1993年翻了一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伴随着愈加开放的国内外市场和日益加速的工业化进程发展,我国的进口贸易增长迅速,进口贸易的规模实现了巨大的突破。2001年我国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11年增长到17435亿美元,在11年的时间内增长近6倍,进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4.1%。与此同时,我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在世界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199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古世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2.6%, 1995-1998年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但基本上维持在2.5%左右,1999年上升为2.8%,2000年我国商品进口占世界商品进口的比重为3.35%,首次突破3%,2001年此比重达到3.8%,在世界商品进口国中排名第6位,并且在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货物贸易进口占到世界货物贸易进口的7.9%。到2011年,我国进口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达到10.75%,并且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的进口国。伴随着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也基本上呈现增加的趋势,1985年我国进口依存度为13.84%,2001年进口依存度上升到18.38%,到2011年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20%,达到23.88%。 

  (三)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阶段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进口贸易也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样从无到有,进口贸易额从建国初期1950年的5.8亿美元到2009年的22072.7亿美元。我国也由一个贸易小国变成如今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和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满足了国内企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和消费需求。按时间上划分,大体上可以将我国进口贸易分成2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是进口贸易发展的低潮期。由于国家对外贸易实行国家统制专营体制,国内企业和人民群众对进口贸易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是由国家根据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专门的外贸公司来进口所需的产品。这个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出口创汇为主,进口只是起到"调节余缺、互通有无"的目的。1950一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53一1957年的"一五"时期,进口贸易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进口额由1950年的5.80亿美元增长到1958年的18.90亿美元,增长了3.3倍。这段时期由于我国的经济刚刚起步,生产发展和基础建设急需的重要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国内无法满足,因此进口商品主要以生产资料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生活消费资料比如棉花、糖、动植物油脂等。1958一1965年是"二五"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受到了错误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刚刚起步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对外贸易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1962年的进口额甚至己经下降到1952年的水平,只有11.70亿美元。到了1965年,进口额也只有20.20亿美元,进口贸易年增长比较缓慢。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让我国的经济停步不前,1976年的进口贸易额为65.78亿美元。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随后进入了2年的拨乱反正时期。总体上说,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由于我国国际国内环境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口贸易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我国进口贸易的总体趋势是向上的。这段时期的进口贸易主要调节余缺,解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资源短缺的手段。进口贸易并没有对当时的国民经济产生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这段时期是我国进口贸易持续发展的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国的工作中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从此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走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如表所示,进口贸易在总量上由1978年的108.9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1325.62亿美元,增长了104倍。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加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等情况,我国的进口贸易年增长率也出现下降的现象,比如1998年进口年增长率是一1.5。当然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进口贸易波动的趋势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营造了一个更加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环境,是我国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当中去,也有机会更好的利用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环境来实现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国际国内经济得到了优势互补。最明显的是,入世以前进口贸易额大概5年翻一番,而2001年入世后是三年左右就能翻番。当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和贸易都造成了一定影响,2008年进口贸易18.5%增速与2006、2007年连续两年的20%相比有所下滑。总体上说,我国进口贸易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从增长率上说,1978年以来我国进口贸易额的平均年增长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9.8%,也大大高于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二、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发展特点 

  1、初级产品进口额上升,工业制成品进口额有所下降 

  90年代以来,我国进口贸易额不断上升,由1990年的533. 5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0059. 2亿美元,增长将近20倍。其中,1990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98. 53亿美元,到2009年这一数字己上升到2898亿美元,增长将近30倍,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在1990年为18. 48%,截止2009年该比重上升至28. 81%;而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则由1990年的434. 92亿美元增长为2009年的7161. 2亿美元,约是1990年进口额的17倍,其占进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81. 52%下降到2009年的71. 19%。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进口产品结构中的工业制成品比例基本维持在80%左右,一直是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中的主要商品,但近年来该比例有所下降,这说明我国生产工业制成品的能力在逐年提高,其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的能力不断加强。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更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愿意将其高技术产品出口至我国,这便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市场扩张效应"。对这些高技术产品除了直接满足我国内部的消费需求外,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其产品的研究学习,掌握部分高科技产品生产技术,进而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拥有独立的生产能力,这与我国对工业制成品进口需求降低的现实正好相符合。初级产品的进口份额则有所增长,这是由于在全球资源与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为保证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对资源类初级产品的进口。 

  2、高技术产品进口额持续上升 

  随着我国进口贸易额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内市场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进而带动着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也在发生转变。1991年我国进口高技术产品金额为94. 4亿美元,这一数值在过去的19年呈现平稳递增趋势,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额高达4126. 6亿美元。在高技术产品进口额绝对值平稳增长的同时,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在少数几年出现反复,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由1991年的14. 8%提升到2010年的29.6%。此外,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占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的比重上升趋势更为明显:1991年该比例为17. 8%,到2010年这一比例己经上升至42. 9%。下图为我国1991-2010年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和工业制成品进口额比例的变化趋势图。从图屮可以看到,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有不断优化的迹象,并持续发展。这与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的提高有着紧密联系。由"市场扩张效应"可知,企业更乐于将其专利产品出口到有更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外国市场。我国自加入WTO后,一直在不断完善国内相关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程序,执法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逐年提升。此外,由于各类产品所依赖的主要生产要素不同,而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敏感度较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敏感度较高。所以在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各类产品进口额的反应程度有所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随着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的提高有着优化提升的趋势。 

  三、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融入全球经济,对外贸易的活力也逐渐增强。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在改革之初仅有20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足1%,在各贸易国中排名第32位。截止到2010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到15778亿美元,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10.4%;进口总额达13962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9. 1%;贸易总额合计29740亿美元,是1978年贸易额的144倍,年均增长约16.8%。对外贸易发展速度的飞快让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不可以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出口产业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特征,让中国仅可称的上是个贸易大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高新科技的掌握及研发还相对较弱。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离不开当前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技术。 

  借鉴当前世界贸易强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创新发展之路,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不是自主创新就是模仿创新。美国在立国之初,科技水平远落后于欧洲大陆,通过走私缓慢引进英国技术;日本在二战后,缺乏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条件,通过大规模引入欧美的先进技术并经过20年的技术追赶,日本制造业的经济活力迅速提升,成为世界技术输出大国;韩国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只用了 30年的时间便名列发达国家的行列里。在工业化之初,韩国限制国外直接投资,鼓励进口货物以获取技术转让,积极进行技术学习,并通过一系列非FE式的技术转让方式对国外技术进行模仿和改进,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从以上三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及发展历程可看到,在一个后起国家发展之初,都需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产品,用以模仿学习并吸收创新。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战略上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当前阶段更积极地通过进口贸易的渠道引入国外的高新技术产品。 

  首先,完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稳定进口机制。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机械设备,最主要的进口商品也是机械设备。但是,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并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拉动力。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如果想要继续保持这种拉动作用,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无疑是首要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努力调整进口商品结构,重点支持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积极鼓励节能降耗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口,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因此。我国既要努力突破发达的国家对我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零部件和高精尖产品的管制和限制,积极进口处于价值链高端或下游的高精尖产品和技术,也要适当降低这类高技术产品或先进技术的进口关税,实现进口的更加开放和自由。更为关键的,我国要大力推动国内企业对这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充分享受到技术外溢的好处,并且要积极鼓励国内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  

   其次,建立建全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从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人口众多、可用土地面积较少、人均资源和能源不足。因此,要增强对战略性资源和能源的进口,包括粮食、矿产资源、石油能源等战略储备资源的进口,并建立这些资源的进口机制,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能源保障。另外,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内供应不足的原材料和能源等产品需求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性较强,这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对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在国际市场找到资源供应方,很可能引发我国经济发展危机。此外,我国对原材料和能源较大的需求将引致此类商品国际价格的提高,这种情况下,进口价格提升可能带来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鉴于此,我国与资源和能源的供应国之间可以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努力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以此来稳定我国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另外,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到适当价位时,我国也要增加对战略性资源和能源的进口,将其用于战略储备。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可联合进口,组成进口集团或加入区域的或国际的资源和能源合作组织,以此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和议价能力,积极争取对国际能源和大宗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战略储备体系。 

  此外,增加对低碳环保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以适应我国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需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源能源的进一步开发,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因此,环境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我们在开发国内资源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我们在进口国外的技术或设备时,也应当考虑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抵制高能耗、高污染设备的进口,加大低碳环保技术和设备的进口。 

  参考文献: 

  [1]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9- 200. 

  [2]蒋燕,胡日东.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3]李兵.进口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6). 

  [4]仇焕广,杨军,黄季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7,(9). 

  [5]盛斌.中国工业的贸易取向,保护结构和经济增长[J].国际经贸研究,1996,(1). 

  [6]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4). 

  [7]李兵.进口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 

  作者简介:黄剑冰,西安外事学院2010级学生。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CDATA[我国进口贸易结构相关范畴分析]]>

                                              2014-1-13

   摘 要: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的构成情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贸易结构即广义的贸易结构,用来表示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狭义的贸易结构则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通常用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整个贸易额的比重表示。本文贸易结构主要涉及的范畴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和高技术产品。 

  关键词:进口贸易,结构 

  一、我国进口贸易概况 

  (一)进口贸易结构的概念 

  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的构成情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贸易结构即广义的贸易结构,用来表示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狭义的贸易结构则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通常用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占整个贸易额的比重表示。本文贸易结构主要涉及的范畴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和高技术产品。 

  (二)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改革幵放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3642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2.5%,是1985年的52.3倍,是2001年的7.1倍。其中,我国进口贸易迅速发展。1985-2000年期间,我国进口贸易总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985年我国进口额为422.5亿美元,1993年进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0年进口额达到2251.0亿美元,与1985年相比增加了 5倍多,比1993年翻了一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伴随着愈加开放的国内外市场和日益加速的工业化进程发展,我国的进口贸易增长迅速,进口贸易的规模实现了巨大的突破。2001年我国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11年增长到17435亿美元,在11年的时间内增长近6倍,进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4.1%。与此同时,我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在世界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199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古世界货物贸易进口总额的2.6%, 1995-1998年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但基本上维持在2.5%左右,1999年上升为2.8%,2000年我国商品进口占世界商品进口的比重为3.35%,首次突破3%,2001年此比重达到3.8%,在世界商品进口国中排名第6位,并且在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货物贸易进口占到世界货物贸易进口的7.9%。到2011年,我国进口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达到10.75%,并且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的进口国。伴随着进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也基本上呈现增加的趋势,1985年我国进口依存度为13.84%,2001年进口依存度上升到18.38%,到2011年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20%,达到23.88%。 

  (三)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阶段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进口贸易也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样从无到有,进口贸易额从建国初期1950年的5.8亿美元到2009年的22072.7亿美元。我国也由一个贸易小国变成如今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基本实现了和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满足了国内企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和消费需求。按时间上划分,大体上可以将我国进口贸易分成2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是进口贸易发展的低潮期。由于国家对外贸易实行国家统制专营体制,国内企业和人民群众对进口贸易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是由国家根据国内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专门的外贸公司来进口所需的产品。这个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以出口创汇为主,进口只是起到"调节余缺、互通有无"的目的。1950一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53一1957年的"一五"时期,进口贸易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进口额由1950年的5.80亿美元增长到1958年的18.90亿美元,增长了3.3倍。这段时期由于我国的经济刚刚起步,生产发展和基础建设急需的重要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国内无法满足,因此进口商品主要以生产资料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的生活消费资料比如棉花、糖、动植物油脂等。1958一1965年是"二五"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受到了错误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刚刚起步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对外贸易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1962年的进口额甚至己经下降到1952年的水平,只有11.70亿美元。到了1965年,进口额也只有20.20亿美元,进口贸易年增长比较缓慢。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让我国的经济停步不前,1976年的进口贸易额为65.78亿美元。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随后进入了2年的拨乱反正时期。总体上说,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由于我国国际国内环境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口贸易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我国进口贸易的总体趋势是向上的。这段时期的进口贸易主要调节余缺,解决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资源短缺的手段。进口贸易并没有对当时的国民经济产生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这段时期是我国进口贸易持续发展的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国的工作中心由政治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经济取代了计划经济。从此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走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如表所示,进口贸易在总量上由1978年的108.9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1325.62亿美元,增长了104倍。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加上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等情况,我国的进口贸易年增长率也出现下降的现象,比如1998年进口年增长率是一1.5。当然随着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进口贸易波动的趋势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营造了一个更加规范、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环境,是我国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当中去,也有机会更好的利用世界资源和国际市场环境来实现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国际国内经济得到了优势互补。最明显的是,入世以前进口贸易额大概5年翻一番,而2001年入世后是三年左右就能翻番。当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和贸易都造成了一定影响,2008年进口贸易18.5%增速与2006、2007年连续两年的20%相比有所下滑。总体上说,我国进口贸易在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从增长率上说,1978年以来我国进口贸易额的平均年增长率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9.8%,也大大高于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二、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发展特点 

  1、初级产品进口额上升,工业制成品进口额有所下降 

  90年代以来,我国进口贸易额不断上升,由1990年的533. 5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0059. 2亿美元,增长将近20倍。其中,1990年初级产品进口额为98. 53亿美元,到2009年这一数字己上升到2898亿美元,增长将近30倍,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在1990年为18. 48%,截止2009年该比重上升至28. 81%;而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则由1990年的434. 92亿美元增长为2009年的7161. 2亿美元,约是1990年进口额的17倍,其占进口贸易总额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81. 52%下降到2009年的71. 19%。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进口产品结构中的工业制成品比例基本维持在80%左右,一直是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中的主要商品,但近年来该比例有所下降,这说明我国生产工业制成品的能力在逐年提高,其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的能力不断加强。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更多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愿意将其高技术产品出口至我国,这便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市场扩张效应"。对这些高技术产品除了直接满足我国内部的消费需求外,我国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其产品的研究学习,掌握部分高科技产品生产技术,进而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拥有独立的生产能力,这与我国对工业制成品进口需求降低的现实正好相符合。初级产品的进口份额则有所增长,这是由于在全球资源与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大环境下,为保证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开始注重对资源类初级产品的进口。 

  2、高技术产品进口额持续上升 

  随着我国进口贸易额的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内市场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进而带动着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也在发生转变。1991年我国进口高技术产品金额为94. 4亿美元,这一数值在过去的19年呈现平稳递增趋势,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额高达4126. 6亿美元。在高技术产品进口额绝对值平稳增长的同时,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在少数几年出现反复,但总体处于上升趋势,由1991年的14. 8%提升到2010年的29.6%。此外,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占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的比重上升趋势更为明显:1991年该比例为17. 8%,到2010年这一比例己经上升至42. 9%。下图为我国1991-2010年高技术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和工业制成品进口额比例的变化趋势图。从图屮可以看到,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有不断优化的迹象,并持续发展。这与我国近年来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的提高有着紧密联系。由"市场扩张效应"可知,企业更乐于将其专利产品出口到有更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外国市场。我国自加入WTO后,一直在不断完善国内相关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程序,执法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的实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逐年提升。此外,由于各类产品所依赖的主要生产要素不同,而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敏感度较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敏感度较高。所以在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各类产品进口额的反应程度有所不同。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国的进口贸易结构随着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的提高有着优化提升的趋势。 

  三、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融入全球经济,对外贸易的活力也逐渐增强。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在改革之初仅有20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足1%,在各贸易国中排名第32位。截止到2010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达到15778亿美元,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10.4%;进口总额达13962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9. 1%;贸易总额合计29740亿美元,是1978年贸易额的144倍,年均增长约16.8%。对外贸易发展速度的飞快让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虽然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但不可以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出口产业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特征,让中国仅可称的上是个贸易大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企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高新科技的掌握及研发还相对较弱。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离不开当前世界的核心竞争力--技术。 

  借鉴当前世界贸易强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创新发展之路,不难看出,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不是自主创新就是模仿创新。美国在立国之初,科技水平远落后于欧洲大陆,通过走私缓慢引进英国技术;日本在二战后,缺乏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条件,通过大规模引入欧美的先进技术并经过20年的技术追赶,日本制造业的经济活力迅速提升,成为世界技术输出大国;韩国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只用了 30年的时间便名列发达国家的行列里。在工业化之初,韩国限制国外直接投资,鼓励进口货物以获取技术转让,积极进行技术学习,并通过一系列非FE式的技术转让方式对国外技术进行模仿和改进,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从以上三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及发展历程可看到,在一个后起国家发展之初,都需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产品,用以模仿学习并吸收创新。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战略上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当前阶段更积极地通过进口贸易的渠道引入国外的高新技术产品。 

  首先,完善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稳定进口机制。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机械设备,最主要的进口商品也是机械设备。但是,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并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拉动力。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如果想要继续保持这种拉动作用,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无疑是首要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努力调整进口商品结构,重点支持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积极鼓励节能降耗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口,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因此。我国既要努力突破发达的国家对我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零部件和高精尖产品的管制和限制,积极进口处于价值链高端或下游的高精尖产品和技术,也要适当降低这类高技术产品或先进技术的进口关税,实现进口的更加开放和自由。更为关键的,我国要大力推动国内企业对这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充分享受到技术外溢的好处,并且要积极鼓励国内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  

   其次,建立建全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从基本国情来看,我国人口众多、可用土地面积较少、人均资源和能源不足。因此,要增强对战略性资源和能源的进口,包括粮食、矿产资源、石油能源等战略储备资源的进口,并建立这些资源的进口机制,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能源保障。另外,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国内供应不足的原材料和能源等产品需求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性较强,这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对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提高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在国际市场找到资源供应方,很可能引发我国经济发展危机。此外,我国对原材料和能源较大的需求将引致此类商品国际价格的提高,这种情况下,进口价格提升可能带来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鉴于此,我国与资源和能源的供应国之间可以寻求建立稳定的进口机制,努力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以此来稳定我国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另外,在国际市场价格回落到适当价位时,我国也要增加对战略性资源和能源的进口,将其用于战略储备。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可联合进口,组成进口集团或加入区域的或国际的资源和能源合作组织,以此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能力和议价能力,积极争取对国际能源和大宗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战略储备体系。 

  此外,增加对低碳环保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以适应我国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需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源能源的进一步开发,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且严重威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健康,甚至在将来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合理发展。因此,环境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我们在开发国内资源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我们在进口国外的技术或设备时,也应当考虑到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抵制高能耗、高污染设备的进口,加大低碳环保技术和设备的进口。 

  参考文献: 

  [1]格罗斯曼·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9- 200. 

  [2]蒋燕,胡日东.我国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3]李兵.进口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6). 

  [4]仇焕广,杨军,黄季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7,(9). 

  [5]盛斌.中国工业的贸易取向,保护结构和经济增长[J].国际经贸研究,1996,(1). 

  [6]徐光耀.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4). 

  [7]李兵.进口贸易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 

  作者简介:黄剑冰,西安外事学院2010级学生。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CDATA[进口车市场猛增态势难维持]]>

                                          2014-1-10

    人们将进口汽车比作中国汽车市场“金字塔的塔尖”,进口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业起着技术标杆和消费风向标的作用。一览2013年前三季度的进口车行情,市场增速放缓明显。

    进口车市场增速大幅放缓

   综合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市场的情况,进口车市场呈现供给下滑、需求大幅放缓、库存处于高位、优惠有所加大、车型调整、排量下移等多种形势。

   从供给上看,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报告》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海关累计进口汽车83.5万辆,同比大幅下跌4.4%,下滑幅度逐步收窄,全年同比增长有望实现由负转正。增速下滑源于2012年下半年跨国公司开始调整供给,2012年第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在进口数量方面有所体现。2013年二季度开始结构性补充供给阶段,三季度供给增长8,6%,特别是5-9月均进口量超过10万辆,显示总经销商仍有大量供给计划。

   从需求上看,20 73年前三季度进口车累计上牌量为87.7万辆,同比增长7.76%,相较于2012年同比8.7%的增长与前些年30%、50%的增长,2013年的进口车市场明显的增速下滑。从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的统计来看,2010年进口乘用车销量增长率为76.1%,大约为65万辆;2011年为29.8%,在85万辆左右;2012年为18.7%,销量接近100万辆。从2013年以来,由于受到宏观经济增长减弱的影响,进口车市场增速一度明显放慢,从6月开始,这一现象渐渐得到改善。面对竞争逐步加剧的严峻局面,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能力购买进口车,尤其是女性消费者购买进口车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从车型上看,SUV市场份额在61%左右,同比实现正增长,是三大车型中唯一有明显增长的车型,而轿车和MPV同比均出现下滑。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王存表示:“无论从进口量还是从销售量来看,SUV是进口车市场绝对主导车型。”2013年1-9月乘用车进口量为82.5万辆,其中SUV累计进口量达到50.7万辆,相较于2012年同期的44,8万辆,同比增长13,0%,所占比例为61.5%。相对于SUV,轿车与MPV的表现则较为逊色。轿车累计进口量为28.3万辆,相较于2012年同期的38.6万辆,同比增长为-22.7%;MPV累计进口量为3.5万辆;相较于2012年同期的4.0万辆,同比增长为-12.2%。

   从排量上看,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驱动下,进口车排量进一步下移。据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3.0L以下的排量,已经占到整体进口车份额的88.6%,比2012年全年的84.8%提升3.6百分点。1.5-2.0L排量区间相比2012年提升5.2个百分点。进口SUV的持续热销,与国内汽车市场的趋势一致。不过,SUV的特点决定了它对能源的消耗、对空间的占用要远超轿车。尤其是SUV受市场定位的限制,排量、尺寸都大于国产车,对资源的需要量也更大。消费者近年来对大排量、大尺寸SUV的偏爱,从长远来看,会加重社会环境的负担,政府应当对其有所制约,不能任其自由发展。

 

  消化库存之压,展开价格博弈

   2013年前三季度进口车市场呈现多样化局面,笔者走访多家品牌4S店与综合汽车销售店,走近汽车经销商,走近消费者,一探汽车销售现状。

   库存压力未减优惠幅度加大

   进口车库存在2012年上半年达到高点后,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处于下调供给、降低库存阶段。2013年上半年很多公司在消化库存,5月份进口量远远超过57台,6月份大概接近107台,虽然9月份行业库存总量有所下降,但行业库存压力仍然较大。由于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汽车的优惠幅度从2012年9-10月份,最高平均优惠10.9%,逐步回收一季度的6,5%左右,但是二季度开始,优惠幅度逐渐加大,截止到9月份,优惠幅度达到9,5%,与2012年最高优惠幅度仅有1.3个百分点。

   据调查,目前宝马和奥迪的进口车优惠幅度已高于进口车平均水平,宝马进口车市场价格优惠幅度达到20%,而奥迪进口车市场价格优惠也超过15%。在上海,奥迪Q7、宝马X6的优惠幅度均较前一季度有所加大,部分配置的车型优惠已超过107元。奔驰S级在上海的平均优惠幅度超过207元。

   笔者所访问的一位奔驰经销商以奔驰S级为例,坦然表示:“为了消化库存,所以降价促销。”从进口车经销商口中获悉:“现在的库存压力,依旧不减。”在经销商经营承压的情况下,进口车市场环境并没有非常突出的好转迹象。目前,部分厂商针对经销商采用了车辆搭售方式,通常在批售热销车型时,也会搭配一些滞销车型。

 

   欧系品牌占主导德国轿车成赢家

   从品牌结构上看,美系品牌密集出现,2013年前三季度,进口车市场上美系品牌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到了12.9%,同比2012年提升了4.8%。但是总体上来讲,欧系品牌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日系品牌相对于2012年下半年来说市场份额有所回升。

   从国别上看,针对1-8月进口轿车和SUV国别进行归纳分析,德国无疑是轿车最大赢家,以10.88万辆位居榜首,其次是日本的3.45万辆,英国2.25万辆、法国1.24万辆、瑞典7.067辆。SUV的最大赢家是美国,以11.48万辆位列第一,其次是日本的8.30万辆,英国和德国依次为4.927辆和2.807辆。

   上海浩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李先生表示,目前在市场上进口车较受欢迎,问津德系进口车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一位奥迪售后人员透露:“进口车的确较受欢迎,奥迪Q5、A6都得到了消费者的亲睐。”一位现代汽车销售人员坦言:“有些车型刚上市一个月,单店就售出30多辆。进口车的性价比高,保值性也好,是很多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消费升级,国家调控要跟进

   有分析指出:纵然进口车市场回暖,复苏迹象渐显,但与我国汽车整体市场一样,想回归过往的高速轨道,已辉煌难复。“汽车进口只是国产车的拾遗补缺”的言论不绝于耳。但是,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刚表示:“以往我们认为进口汽车市场是对国内汽车市场的补充,大家都进一些相对小量和差异化的产品,但如今进口车出现了单一车型大量进口,等于说进口车不再是一种补充,而是作为量产车的运营模式在国内运营,其销量和利润也咸了诸多跨国公司在国内比较重要的补充。”

   关于汽车消费趋势,整个进口汽车消费不断下沉,消费人群及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成熟地区市场也进一步地高端化,这完全是一个消费升级的变化。伍刚简析未来进口车市场的趋势,他表示:“进口汽车继续发挥进口汽车的行业作用,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推动汽车产业的进步。进口汽车产品更加趋向高端化。高端化并不是走奢侈路线,而是个性化、时尚化、小众化以及一些新能源汽车。”

   对于未来中国进口车市场会呈现怎样的局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除非国家抬高高档进口车税费,提高消费者购买进口车的成本,才有可能导致进口车市场份额的减少。否则,进口车在中国市场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无论未来我国进口车市场的趋势如何发展,都必然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家调控的重点已经不再是“需不需要”,而是“何时、如何”。

 

来源:录入    《汽车与配件》

]]>
<![CDATA[我国进口汽车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4-1-3

    摘要:在2011-2012连续两年低速增长后,我国进口汽车市场进入平稳增长期,2013年1-9月我国整车(含底盘)进口84.59万辆,同比下降6.1%,乘用车进口83.42.7万辆,同比下降5.3%。

  从数据来看,进口汽车市场总体呈下降趋势,乘用车进口量降幅明显,中大排量仍占主体。德日韩系销量继续下滑,美英进口大幅提升。进口汽车价格优惠幅度加大,未来我国进口汽车市场品牌结构将进一步分化,车型结构进一步调整,排量结构进一步下移,销售价格有望止跌,经销商集团化趋势加强。

    关键词:品牌分化,进口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  我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入世以来我国汽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整车进口关税逐步下降,其中乘用车关税从2000年的80%到100%逐步下降到2006年7月以来的25%,极大地促进了进口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整车进口量从2005年的16.17万辆增长到2012年的113.20万辆,增长了7倍,平均增速高于30%,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品牌均已通过进口渠道进入国内市场。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11和2012年连续两年低速增长之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的一部分,进口汽车市场增速大幅回落,2012年我国汽车进口量同比增长9.0%,增长率较2010年下降84个百分点,但是国产车销量增速的2倍。

  据海关统计,2013年1-9月我国整车(含底盘,下同)进口84.59万辆,同比下降6.1%,去年同期为同比增长23.6%。其中乘用车进口83.42万辆,同比下降5.3%,占进口总量的98.6%;商用车(含底盘,下同)进口1.17万辆,同比下降40.6%,占进口总量的1.4%。2013年1-9月我国整车进口金额344.82亿美元,同比下降9.9%,零部件进口金额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7.0%。

 

  2  我国进口汽车市场现状

  (1)汽车月度进口增速明显回升,但总体仍呈下降态势。

  受2012年9月开始的中日钓鱼岛事件以及进口汽车经销商高库存等不利因素影响,自9月开始单月汽车进口量连续9个月呈现同比下降态势,由于部分进口厂商加大供给力度,2013年6月汽车进口量首次出现正增长,进口车市开始回暖。今年三季度汽车进口31.46万辆,同比增长9.9%,其中9月进口量同比增长31.4%(见下页图2)。

 

 

  (2)小轿车进口量降幅明显,四驱越野车市场份额扩大

  进口主要产品仍以小轿车和四驱越野车为主,2013年1-9月,小轿车和四驱越野车共进口66.38万辆,占我国进口汽车总量的78.5%,比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小轿车进口30.57万辆,同比下降15.6%,占进口汽车总量的36.1%;四驱越野车进口35.82万辆,同比增长1.4%,占进口总量的42.3%(见下页表2)。

 

 

  (3)进口乘用车排量进一步下移,但中大排量仍占主体地位。

  随着《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的发布实施,以及进口豪华乘用车消费税调整政策实施预期加强,进口汽车产品、排量结构调整仍在继续,进口汽车排量进一步下移。2013年1—9月3.014排量以下乘用车进口72.59万辆,同比下降4.4%,占乘用车进口总量的85.8%,比2012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排量1.5升及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进口4.60万辆,同比下降7.7%,占乘用车进口总量的5.5%;排量在1.5-3升的乘用车进12167.99万辆,同比上升14.8%,占乘用车进口总量的81.5%;排量在3升以上的大排量乘用车进门10.83万辆,同比下降28.3%,占乘用车进口总量的13.0%。

 

  (4)从德日韩进口量继续下滑,美英进口量大幅提升

  从进口国别看,德国位居第一,进口量为17.38万辆,但进口量同比大幅下降36.8%;日本保持第二,进口量为16.26万辆,同比下降19.9%,但和今年上半年的28.3%相比降幅收窄;紧随其后的美国进口量大幅提升,达到16.24万辆,同比增长35.8%。进口量排名第四至第十位的国家依次为:英国、韩国、墨西哥、比利时、斯洛伐克、加拿大和瑞典,分别进口8.33万辆、6.40万辆、4.67万辆、3.42万辆、2.89万辆、1.77万辆和1.39万辆。其中,受捷豹路虎进口量快速增长影响,英国超越韩国位居第四,同比增长18.3%,而韩国进口量同比下降了4.4%。2013年1-9月我国从前10位国家共进口汽车78.75万辆,同比下降25.7%,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3.1%。

 

  (5)品牌分化明显,豪华品牌竞争加剧

  根据中进汽贸发布的《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报告》(2013年一、二、二季度)数据显示,从进口品牌看,德系品牌仍居主导地位,排名前四的是宝马、奔驰、奥迪、大众,进口总量占进口乘用车总量的40%。由于SUV热销,路虎、JEEP、沃尔沃三个品牌进口量增长明显,平均增幅达40%,而德系和日系品牌则呈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其中奔驰、大众、雷克萨斯三个品牌进口量降幅超过20%。

  (6)进口汽车价格优惠幅度持续增大

  受供大于求、库存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经销商为降低库存、回笼资金开始大幅降价销售,进口汽车优惠幅度逐月加大,市场仍处于去库存阶段。自2012年8月以来我国进口汽车市场平均终端优惠幅度从最高的10.8%逐步收窄至一季度的6.5%左右,二季度优惠幅度有所加大,9月优惠幅度升至9.5%,说明进口经销商促销力度持续加大,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3  我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仍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仍存在经济下行的压力。预计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整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全年销量增长8%,在2085万辆左右。受消费升级、排量下移、渠道下沉等积极因素影响,我国进口汽车市场结构将进一步调整,预计四季度进口车需求将持续回暖,汽车进口量将逐步实现正增长,全年汽车进口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未来我国汽车进口市场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结构将进一步分化

  中日关系仍是日系车销售的晴雨表,虽然9月日系品牌销量反弹,但想收复失地仍需很长时间。而德系品牌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扩大,美系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恢复;

  (2)车型结构将进一步调整

  在消费升级带动下,SUV市场份额仍将提升,排量结构继续下移。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的多样化,旅行版、Cross和改装车等个性化车型需求增加;

  (3)排量结构将进一步下移

  1.5-2.0L排量区间车型份额迅速提升,混合动力和涡轮增压车型引进速度加快,进口汽车的平均油耗水平将呈明显下降趋势;

  (4)销售价格有望企稳止跌

  进口汽车经销商高库存的压力依然存在,但随着进口汽车市场整体逐步回暖,进口汽车价格有望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将保持一定优惠幅度;

  (5)经营结构向多元化经营转变

  经销商新车盈利状况将有所改善,多元化盈利模式将成为经销商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经销商集团化趋势加强,兼并重组进一步深化。

  以上为2013年前九月我国进口汽车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期待进口汽车市场更加稳定以及良性发展。

来源:录入    《汽车工业研究》

]]>
<![CDATA[中国进口明年谋“变”]]>

  

    2014年,中国进口或将有变。

    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进口关税调整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包括活塞航空发动机、手机和平板电脑取像模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天然牧草等支农惠农产品;音频生命探测仪等救灾用品。2014年光导纤维预制棒、多点喷射涡轮增压汽油机等部分商品将不再实施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而之前“扩大资源性商品进口”的表述已不再提及。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进口政策将“变”。

    酝酿已久配套升级

    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的话说,“扩大装备、高新技术进口政府早有呼吁,只是未能明确落实到国家政策上,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意味着以技术为重的进口政策导向上升到了国家经济战略高度”。

    之所以选择此次经济工作会议由“资源为先”转向“技术为重”,白明称,在中国经济增长追求质量、可持续大背景下,政府终于决定不再大力推动资源进口授以“鱼”,而是转向技术进口授以“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也有相同见解。他认为,综合考量国内当前产业发展水平,配合技术进步和节能环保等要求,政府须及时对进口结构进行调整,通过技术引进,提升国内企业制造能力,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巩固我国出口产业竞争优势。

    白明补充,除“配套升级”作用外,进口还可以维持贸易平衡,解决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纠纷,有利于双方和谐发展。

    进口只是第一步

    白明直言,引导技术、装备进口不能孤立看待。

    2012年,财政部等四部门修订的《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及《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单》曾明确指出,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新目录中所列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进口的清单中相关零部件和原材料商品,将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此后2013年8月,财政部再次召开了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会议,讨论关税进一步优惠政策。

    白明表示,关税优惠是促技术、装备进口最基础的政策,但进口只是第一步,技术、装备切实发挥作用还需要后期政府“产业链”式的政策支持。

    白明建议,要建立技术进口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一体化政策体系。技术、装备引进后,还需要资金、政策支持,通过设立科研机关,帮助企业消化吸收进口技术,之后进行“二次创新”,将“进口”技术装备变成“出口”技术装备,“中国家电产业发展就是极佳范例”。

    不过,张永军提醒,技术装备进口有一定“风险”,极容易引发业界“进口依赖症”,造成国产装备与进口装备选择之争。

 

来源:    《国际商报》

]]>
<![CDATA[大豆进口连创新高和我国的粮食安全(下)]]>

  

  此外,其它兼用型油源的潜力也巨大。2011年我国年产稻谷2.01亿吨,可得米糠1200万吨(按6%折算);玉米产量为1.9亿吨,加工可得玉米胚芽1900万吨(按10%折算);棉花产量658.9亿吨,可得棉籽395.4万吨(按60%折算)。按米糠出油率17%、玉米胚芽出油率25%、棉籽出油率15%计算,2011年可提供米糠油204万吨、玉米油475万吨、棉籽油59万吨,共提供738万吨,约占2011年食用植物消费的28%。

  综上所述,大豆大量进口对粮食总量安全有正的显著影响,且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大豆大量进口对粮食结构安全有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以通过发展其它油料作物弥补的。此外,按照入世承诺,大豆取消配额限制,实行3%的单一关税,而且不能使用特殊保障机制,植物检疫措施和转基因管理措施也只限于技术范畴,贸易救济措施因其敏感而难以实施,大豆进口几乎没有调控手段。由于大豆进口对粮食安全有正的影响且没有进口调控空间,因此没有必要采取进口限制措施。

  四、国内大豆生产不能放弃,国内必须保证一定的供应量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玉米、水稻、小麦等更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主粮品种的安全,通过进口大豆满足产需缺口是纠正内外部要素失衡,利用国外粮食资源服务于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大局的有效途径。

  既然大豆进口对粮食安全有正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我国“可以完全放弃国内大豆,转而种植其它粮食作物”。这样的结论其实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上的,一是国际上有充足的大豆,只要我国有进口需求就能满足;二是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是公平贸易,大豆价格比较合理,不存在“敲竹杠”风险。从现实情况看,以2012年为例,我国大豆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60%左右,假设国内消费的大豆全部由国外进口,进口量也只约占世界贸易量的64.9%,因此假设条件一是成立的。从世界大豆贸易市场结构看,世界大豆主要出口国非常集中,在卖方市场上是寡头垄断。事实上,如果卖方市场是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状态,我国作为大豆进口大国,可以有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但目前是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一旦我国过度依赖世界大豆进口,卖方寡头非常容易达成一致提高价格,我国容易面临“敲竹杠”风险,假设条件二不成立。

  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放弃国内大豆生产。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以保证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因此,大豆不可能去侵占其它高产粮食作物面积。从新世纪以来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变化看,2000-2012年间,大豆播种面积在7177-9591千公顷之间,平均为8920千公顷;产量在1273-1740万吨之间,平均为1516万吨。因此,到2020年,我国的大豆产业定位目标是“面积稳定在8900千公顷,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

  五、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目标,未来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在“稳面积、提单产、强企业、响品牌”。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1.探索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制度,稳住大豆种植面积

  目前,我国保护农民种豆收益的政策只有临储政策。而临储政策是一项托市收购政策,目的是为了给农民保本,而不是增收。因此,在玉米等粮食作物价格不断上涨而大豆价格疲软的背景下,临储政策对稳住农民种植大豆的作用非常有限。参考美国的反周期补贴政策,我国可以探索开展大豆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大豆目标价格是国家或某一地区综合一定时期内种豆成本实际增长和种豆农民合理收益等因素制定的一种政策性参考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国家即对豆农实施补贴;如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由于大豆目标价格充分考虑了土地机会成本等因素,能够充分反映产品价值,可以合理补偿种豆收益在市场价格实现中的不足,有利于稳住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

  2.加强良种良法的研发推广,不断提高大豆单产

  大豆产量的提高离不开良种良法的应用。一是加强大豆良种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大豆基本性公益性研究,扶持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大豆商业化育种,鼓励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大豆良种共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做好新品种试验筛选工作,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通过种子基地进行示范展示,引导农民选择良种。二是建立起以大豆为核心的合理轮作制度。通过玉豆、玉麦豆轮作,多年种植大豆释放的毒素物质含量逐年降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变,减轻了大豆主产区孢囊线虫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同时,大豆根瘤菌有效减少了玉米、小麦等作物氮肥施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大力推广以“垄三”栽培技术为重点的大豆栽培模式。“垄三”栽培技术就是在垄作的基础上,以深松、深施肥和精量播种三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垄三”栽培技术可以达到亩产300斤以上,条件好的可以达到亩产400斤以上。在推广应用好大豆“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广窄行密植栽培、双条密植栽培、重迎茬综合栽培、行间覆膜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

  3.培育壮大一批大豆加工企业,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大豆加工企业是大豆产业的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必然带动产业的大发展。继续做大做强大豆加工企业,重点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大豆加工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租赁、控股和承包等方式,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组建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集团。要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等支持加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攻关大豆加工关键和共性技术,支持加工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集成创新。鼓励大豆加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业务骨干,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增加企业授信额度,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对企业收购季节提供贷款和进行贴息。在做大做强单个企业的同时,要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为载体,引导大豆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一批相互联系紧密、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应显著的大豆加工集聚区,成为大豆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4.实施非转基因大豆保护战略,实现优质优价

  在国际市场上,非转基因大豆一般要比转基因大豆价格高50%左右。我国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但在价格上并没有体现优质优价。因此,一是加强产地标识制度。利用地理标志保护,将地方特色大豆或大豆制品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与进口大豆形成较明显区别,保护非转基因大豆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二是规范转基因标识管理。对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标识标注管理、使用作出更加严格的强制规定,大幅度提高标识高度最低标准,确保标识起到明显的提示作用。三是加强非转基因食品宣传。要运用电视、网络、展览会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非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绿色、天然、营养、健康的优势,扩大非转基因食品影响。建议国家建立东北高油大豆等大豆产地标识体系。促进非转基因大豆品质升级,打造非转基因大豆品牌。

  参考文献:

  1.盖钧镒:《发展我国大豆遗传改良事业解决国内大豆供给问题》,《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第5期。

  2.徐雪高、曹慧、刘宏:《中国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农业展望》2012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徐雪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北京100810)。

 

来源:    《现代经济探讨》

]]>
<![CDATA[大豆进口连创新高和我国的粮食安全(上)]]>

  内容提要:自1996年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以来,大豆进口量逐年快速增长,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国外大豆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可以满足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和畜牧业豆粕消费需求,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箭双雕之策。大豆大量进口对粮食总量安全有正的显著影响,但对粮食结构安全有负的影响,总的来看是正的影响。此外,我国在入世时已对大豆进口政策作出相关承诺,因此,我国没有必要也没有较好措施来限制大豆进口。但是,我国仍需保证一定的国内供应,要对大豆产业进行政策扶持。

  关键词:大豆进口,粮食安全,政策建议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也是主产国。1938年我国大豆产量为940万吨,约占世界产量的近90%;1952年,我国大豆产量为950万吨,仍占世界产量的50%左右。但随着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也急剧下降。1996年,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进入新世纪,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快速增加,并连创新高。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创纪录达到5838万吨,约是国内产量的4.56倍,外贸依存度首次达到80%以上。大豆进口再创新高,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新世纪以来大豆进口是怎么变化的?为什么要大量进口大豆?进口量连创新高会不会影响粮食安全?有没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限制?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一、大豆进口变化:总量飞速增长,主要来自美国,巴西、阿根廷

  1996年,中国大豆在国际贸易中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该年度我国大豆进口111.4万吨,出口19.3万吨,首次成为大豆净进口国。此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攀升,1999年进口量达到431.7万吨。进入新世纪,大豆进口量飞速增长,2000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3年进口量超2000万吨,2007年进口量超过3000万吨,2009年进口量超过4000万吨,2010年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2012年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5838万吨。2000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比重也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约20%上升到2012年的60%,其中2010年达到最高值61.7%。随着大豆进口的大幅增加,侵占了国内大豆市场。国内大豆产量波动下降,大豆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约40%上升到2012年的80%。从进口来源国看,大豆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从这三个国家的进口量占全部进口量的比重一直在96%以上。从国别来看,美国是我国大豆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比重基本维持在40%左右;巴西是我国大豆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进口比重基本维持在35%左右;阿根廷是我国大豆进口的第三大进口来源国,进口比重基本维持在20%左右。

  二、进口大豆: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的食用植物油需求和畜牧业发展的豆粕需求

  我国大量进口大豆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

  1.发挥一个主力和两个弥补作用,满足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

  一是随着消费总量增加而增长,继续发挥主力作用。据估计,新世纪以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从约1200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约2600万吨;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从约10公斤增长到目前的约20公斤,增长了116%。食用植物油消费的成倍增长必然要求大豆油消费也要成倍增长。据估计2011年,大豆油消费达到1250万吨,约是2000年的3.2倍,确实也实现了成倍增长,是食用植物油消费的主力。

  二是从食用油消费结构看,弥补了菜籽油、花生油等油料消费增长缓慢的缺口。新世纪以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长116%,而菜籽油和花生油的消费仅分别增长14%和17%,菜油和花生油的缺口必须通过大豆油来弥补。2000-2011年,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增加了1396万吨,其中大豆油增加了860万吨,约占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量的61.6%;大豆油在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中的作用也从约占30%提高到45%左右。大豆油消费的增长必然要增加大豆进口。同时大豆的出油率(18%)仅为油菜(42%)和花生(38%)的一半,因此,形成叠加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大豆进口量。

  三是从大豆内部消费结构看,弥补了国产大豆用于食用加工后的压榨消费缺口。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居民对豆制品及其加工制品(如大豆蛋白、维生素E)的需求不断增加。国产大豆的优势在于非转基因和高蛋白质,是大豆食用加工的必然选择。据估计,2000-2011年,大豆食用加工消费从约650万吨增长到约1000万吨,食用加工消费比重从约43%增长到约75%。在国产大豆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用于食用加工消费的增加,必然意味着用于压榨的减少,而减少的部分必然要通过进口大豆来弥补。

  2.顺应畜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满足国内养殖业豆粕需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畜牧业逐步从农户散养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对豆粕形成了强劲的需求。从规模化看,2002-2010年间,我国生猪小规模养殖比重从72.8%下降到35.5%,大规模养殖比重从5.1%上升到28.1%;肉鸡小规模养殖比重从28.6%下降到14.3%,大规模养殖比重从9.9%上升到21.8%。从专业化看,2002-2010年,年出栏数50000头以上生猪的养殖场从28户增加到121户;年出栏数100万只以上肉鸡养殖场从81户增加到252户(见表3)。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消化更多的配合饲料,而配合饲料中蛋白粕的需求量要远高于散养。因此,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幅增加了豆粕消费量。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居民饮食结构有较大改善,肉蛋奶消费需求量持续增加,对禽畜产品产量提出较高要求,从而对豆粕形成了强劲的需求。以猪肉和禽肉为例,2000-2011年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猪肉消费从16.73千克增加到20.63千克,增长了23.3%;禽肉消费从5.44千克增加到10.59千克,增长了约1倍;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猪肉消费从13.28千克增加到14.42千克,增长了8.6%;禽肉消费从2.8l千克增加到4.54千克,增长了61.6%。而豆粕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的使用量分别占到总用量的35%和20%。因此,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大幅增加了豆粕的消费量。

  3.世界大豆压榨企业在国内大量聚集,使大豆进口成为现实

  我国豆油豆粕需求缺口可以通过向世界大豆压榨企业直接进口来实现,而不需要进口大豆。但是,由于我国大豆进口关税低,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要素价格便宜,食用油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等因素,新世纪以来,世界大豆压榨企业在我国大量聚集,益海嘉里、来宝集团、邦吉集团、嘉吉集团、ADM、路易达孚等大型外资企业通过独资、合资企业或资金参股等方式在我国投资建厂,仅益海嘉里一家企业,在我国就有17个压榨厂,压榨能力达到1587万吨,占全国产能的12.7%。这些外资企业90%以上的大豆来源于进口,因此,外资企业作为载体使我国大豆进口快速增加成为现实。

  综上可见,进口大豆满足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是一箭双雕之策也是必然选择,而世界大豆压榨企业在国内的大量聚集促使大豆进口成为现实。

  三、进口大豆对粮食总量安全有正的显著影响,但对粮食结构安全有负的影响,总的来看是正的影响

  从粮食总量安全上看,大豆进口有正的影响。从各种粮食作物单产来看,大豆单产最低。2012年,稻谷单产为450公斤/亩,小麦单产为333公斤/亩,玉米单产为397公斤/亩,分别约是同年大豆产量的3.78倍、2.8倍和3.34倍。因此,从国际进口大豆,减少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改种其它粮食作物,对粮食总产量而言是正的影响。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按当年国内的单产水平,相当于节约了3273.4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增产了2.21亿吨水稻,或1.64亿吨小麦,或1.95亿吨玉米,平均增产1.93亿吨粮食,约占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2.7%。从纵向历史来看,2000-2012年间,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单产有较大提高,分别提高了7.52%、33.6%和29.5%,而大豆单产徘徊不前,基本没有变化。因此,进口大豆而将耕地改种其它粮食作物对粮食增产有明显的正的影响。

  从粮食结构安全上看,大豆进口有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以忽略。粮食结构安全要求粮食各品种之间保持一定的均衡比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大豆大量进口,导致我国粮食品种中大豆的比重过低,给粮食结构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但是从作用上来看,大豆不同于一般的粮食作物,其主要是为居民提供食用植物油,而这种作用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油料作物(如花生、油菜籽)而得到弥补。

  据测算,我国可以利用长江流域冬闲田、盐碱地、瘠薄、荒山荒坡等边际土地扩大油料生产面积639万公顷。其中可利用南方冬闲田和滩涂,扩大410万公顷的油菜;通过合理轮作和间套复种等方式,东北、黄淮和南方大豆产区可扩大133万公顷的大豆;在主产区增加花生种植面积的可能性较小,但在西部发展还有一定空间;利用向日葵、胡麻等耐旱、耐贫瘠、抗盐碱等特性,可以在西北地区利用盐碱地、干旱贫瘠地发展约100万公顷的种植面积。此外,适合油茶生长的荒山荒坡资源丰富,可以扩大100万公顷;还可以利用我国南方热带和亚热带荒坡地等资源,发展扩大40万公顷以上油棕和油橄榄面积。

来源:录入    《现代经济探讨》

]]>
<![CDATA[我国超九成大型医用设备来自进口 局面亟需改变]]>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90%以上来自进口,改变这一局面,是一个重大需求和挑战。”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和医药处处长张兆丰日前在“中国医疗改革与技术进步高层论坛”上说。

    该论坛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旨在探讨医疗科技创新在推动医疗体系进步中的作用,以及培育此类创新所需的环境。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从2001年的18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00亿元。同时,截至2012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0%左右是年收入在2000万元以内的、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企业。

    张兆丰认为,我国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原因主要包括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多主体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产业链条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不完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赵昌文指出,公共政策要让企业有创新动力,使自主创新产品有足够的利益回报。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理事会成员李碧菁说,制定医疗政策过程中,必须考虑让整个医疗体系获益于医疗科技创新。如医疗器械的创新涉及医疗人员、大学或企业技术专家等。那些鼓励大学、医疗专业人员以及企业合作创新的政策,将会对推动创新产生重要作用。

    张兆丰也表示,医疗器械是多学科技术的交叉结合,不同创新主体在相互转化、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应有清晰的分配机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俞乔说,适当地支持医疗行业创新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医疗体系的效率和质量,还能促进本土科技及工业的发展。

 

来源:    新华社 

]]>
<![CDATA[明年760多种进口关税下调将带来什么]]>


    根据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我国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对进出口关税进行调整,760多种进口商品将享受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平均优惠幅度达60%。这760多种关税调整能带来什么?在我国税收收入中占比仅为2%多一点的关税,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节作用有多大?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记者了解到,在关税调整当中,与民生相关的生活和电子类用品格外受到关注,方案中涉及这方面的调整体现了三个特点:贴近民生、范围扩增、降幅扩大。

  根据方案,2014年将对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暂定税率为5%,比最惠国税率15%下调了67%。进口奶粉预计会增加,价格会下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奶粉已从奢侈品转变成为中等收入阶层的必需品,因此关税理应调降。”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

  本次关税调整中新增和进一步降低税率的产品,还涉及活塞航空发动机、手机和平板电脑取像模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取像模块明年的暂定税率为4%,摄像机等零件关税由最惠国关税的12%调整为2%。

  对此,不少人可能会问:像苹果手机一类的进口智能手机价格能否也随之下降?事实上,手机部分零件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不能直接对进口手机产生明显影响,但会促使国产品牌智能手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下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国,国产手机的低廉可能会影响到价格不菲的苹果、三星等手机通过降价来稳定市场占有率。

  此外,降幅较大的莫过于进口文体设施关税。完税价格在5万美元及以上的大钢琴、完税价格在1.5万美元及以上的弓弦乐器等的进口关税由最惠国关税的17.5%降至1%,下降幅度很明显。

  “前些年,我国贸易收支压力较大,进口消费品会加重这种压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更多百姓对于文化娱乐等设备的采购需求上升,进口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将降低其购买成本,这也体现了税收保民生的作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说。

  “相对于近几年的关税调整,此次下调更侧重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白景明解释说,一方面体现在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上。这些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国内还无法掌握,因此降低这类产品的进口关税,将给国内相关产业带来推动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一些行业的扶持上。比如通过关税调整进一步发挥化解过剩产能的“功用”。

  降低多种商品进口关税,对我国贸易平衡、调整大幅度增长的贸易顺差是有利的。白景明表示,通过大幅度、大面积降低税率,可以刺激进口,缓解顺差局面,毕竟顺差不是越大越好,应该促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另外,在2014年的调整方案中,化肥旺季出口关税也将大幅下调,幅度甚至超出之前业界的预期。毋庸置疑,这将大大增加化肥的出口量,改善化肥产业景气度。目前,我国化肥出口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10%至20%,关税优惠将刺激出口量上升,有利于化解过剩产能。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CDATA[进口玉米退货对国内玉米市场影响]]>

  

    2010年11月29日中粮一船从美国进口的5.4万吨转基因玉米在深圳口岸被做出退货决定,因其中含有不允许的转基因成分MON89034.2013年,相同的故事再次上演,11月29日质检总局下属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外宣布对一船6万吨转基因玉米作退运处理,因其中含有未经我国农业部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12月4日质检总局下属的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又相继从5批进口美国玉米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上述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对5批共计120642.7吨进口美国玉米作出了退运处理。

    MIR162转基因玉米是由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抗鳞翅目昆虫的转基因玉米,该品系是将一种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鳞翅类昆虫的特异性抗虫基因Vip3A导入玉米基因组中,目前MIR162已经在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获得了种植批准,但中国农业部并未批准引进此品系转基因玉米。随着10月下旬以来进口玉米的陆续到货,到12月份转基因玉米退货事件似有扩大化趋势,给各方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首先,进口玉米遭退货影响国内饲料企业年前备货。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截止到11月21日,中国共计进口2013/14年度玉米约530万吨,其中已装船发运量约185万吨,10月中国到货3.8万吨,11月预计将到货95—100万吨,12月预计到货70-90万吨。中国进口玉米中大部分集中在1月底之前到货,主要作为南方饲料企业年前所备库存的一部分,截止到11月底南方大型饲料企业库存在15—45天不等,企业维持偏低库存的原因之一也是考虑到后期将有一部分进口玉米到货。现在进口玉米退货数量不断增加,必将影响企业年前备货计划。

    第二,进口减少将刺激饲企增加对东北玉米采购量。一些原定计划以进口玉米做年前库存的企业因遭遇进口退货现在不得不临时改变采购计划,转向采购国内玉米,而12月1日运费补贴正式开始执行,南方十六省饲料企业将更倾向于采购东北玉米以获得补贴,届时对东北玉米价格将形成支撑。虽然这对产区农户和贸易商利好,但从另一角度而言也增加了企业采购成本,因按照东北临储玉米保护价核算到南方,再减去140元/吨运费后到货成本在2400元/吨以上,而前期进口玉米成本约在1900—2200元/吨区间,即较东北玉米到货价至少贴水200—500元/吨,若后期东北玉米价格继续上行,则无形中对企业而言损失更多。另外,已签约玉米发运船期或将因为转基因问题而被推迟,届时南方港口到货量下降将支撑价格反弹。

    第三,转基因和质量等问题将限制后期进口量。除了MIR162转基因问题已经引发进口玉米退货之外,已到港玉米质量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据悉,目前到货玉米存在粉尘大、呕吐毒素含量偏高、发热等问题,这些都将制约后期中国进口量。而对美国而言,后期出口进度放缓或将继续对价格施压,目前美玉米12月期货价格在410—430美分/蒲区间内波动。

    第四,玉米加工副产品如DDGS或同样被限制进口。业内对进口DDGS是否同样会遭遇退货亦十分担忧,根据中国海关数据,1—10月中国累计进口DDGS294.72万吨,其中294.61万吨来自美国。当前DDGS价格走强,因受船期推迟和国内库存偏低推动,市场预期后期DDGS月均进口将达到50万吨,若发生退货情况,饲料企业将增加对国内饲料原料的采购并继续推动DDGS价格走强。

    综上所述,近期进口玉米退货问题引发关注,若12月退货数量继续增加,问题日益扩大化,则届时将对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和南方港口价格形成支撑,饲料企业将加大对东北玉米采购量,而转基因问题或将推迟美玉米装船发运,并限制后期进口量,其对国内外玉米市场影响不容忽视。

 

来源:    猪e网 

]]>
<![CDATA[中国能源贸易进展与思考]]>

    一、中国能源贸易的进展

  在对外贸易当中,人们通常单纯依据数量和规模来评判某种产品或行业贸易的重要性,这是远远不够的,可能会相对低估特定产品国际交换或贸易的重要性,能源国际贸易就属于这种情况。虽然加工贸易出口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加工贸易这种“两头在外”的粗放模式容易造成国内加工企业的增加值过低,而且需要付出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众所周知,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动力支撑,是应对全球日趋激烈的政治和经济竞争的重要战略筹码。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加大,能源国际贸易解决了经济发展中快速增加的能源需求,能源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第一,能源贸易占对外贸易份额显著加大。具体来看,1990-2000年,中国能源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在3%-5%之间徘徊,而且呈缓慢递减的态势。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无论是自身规模,还是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都快速增加。其中,2000年,中国能源总额达到284.92亿美元,较1999年同比增长了1.1倍,并且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了6%。2008年,中国能源贸易总额为2010.15亿美元,贡献了整个对外贸易总额的7.84%。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能源贸易额达到3080.50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8.46%。从1990年至2011年的22年间,中国能源贸易总额增长了46.33倍,而同期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30.55倍,这就意味着,中国能源贸易的增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整体增幅,或者可以解读为,中国能源贸易的快速发展较大程度地拉动了整个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参见表1)

  第二,能源进口贸易的重要性远大于能源出口贸易。从能源国际贸易的内部结构来看,能源进口贸易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出口贸易,表现为能源进口贸易在规模、增幅及其相应占比等方面均高于出口贸易。一是能源进口同比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1990年,中国能源进口总量为1310万吨标准煤,远低于同期的能源出口量,即5875万吨标准。到了1995年,尽管进口量仍略小于出口量,但中国能源进口的同比增速为20.4%,已经超过了同期出口14.8%的增速。而能源出口增幅从2005年后表现为连续几年的负增长。二是能源进口量占能源贸易总量比重快速增长。2000年占到一半以上,2010年占86.3%,能源出口在能源国际贸易中已微不足道。(参见表2)

  从能源进出口额的角度更能清晰看出能源进口贸易在整个能源贸易中的支配地位。自1993年开始,中国能源及相关产品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成为能源净进口国,这与当时中国石油资源贸易形势基本保持一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能源进口贸易额很少,1980年,能源及相关产品进口额为2.03亿美元,远低于当年全国42.8亿美元的出口额。如表3所示,进入21世纪,能源进口额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能源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增至2757.76亿美元,同期出口额仅为322.74亿美元,进口额是出口额的8.54倍。

  第三,油气资源进口是中国能源进口贸易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析中国能源进口贸易,可以发现,油气资源进口是中国能源贸易的重中之重。在石油进口方面,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进口额贸易持续扩大,凸显为石油进口额占能源进口总额的贸易总额的比重迅速上升。“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进口额占能源进口总额的比重达90%以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尽管受此影响,也受国内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及扩大天然气进口等因素的影响,石油进口在能源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仍然超过80%。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石油进口额为1574.9亿美元,占同期能源进口总额的83.3%。(参见表4)

  天然气方面,“十一五”期初的2006年,伴随着中国一个总投资290亿元的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深圳大鹏液化天然气项目建成投产,中国开始进入大规模进口天然气时期,主要是进口液化天然气。2009年年底,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营,管道天然气进口开始,但规模相对较小。2006年至2010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加速增长,分别为9.5亿、40.2亿、46亿、76.3亿、166.1亿立方米。

  综合上述分析,中国能源国际贸易在支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能源进口贸易已成为支撑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史丹(2006)的分析,在没有能源进口的条件下,能源投入量的增加意味着未来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增加国内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也可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矿物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能源使用存在着一个代际的平衡问题。当前能源开采越多,未来可用的能源越少。如果本国的能源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增加能源进口。如果没有能源进口,国内将出现普遍的开工不足,这将是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损失。

  第二,能源进口的增加表明中国能源战略发生重要的变化。过去强调能源的自给自足战略,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使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能源发展战略,从扩大进口,充分利用国外能源资源,到“走出去”在国外合资或直接投资经营能源资源,均反映了这种战略的变化,这也是近年来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所使然。正是在这种新的能源战略下,中国才能够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支撑国内经济增长(张生玲,2007)。

  第三,能源进口的增加,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越来越易受到国际能源格局的影响。对于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如果越来越高份额的能源依赖于进口,靠国际市场供应,就很容易引起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表现为“买什么,什么涨钱”,“卖什么,什么掉钱”,而且一旦外部供应中断,势必难以保障国内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

  第四,从历史上看,能源出口贸易功不可没,但随着形势和时代的变化,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则显著降低。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贸出口中,约有1/4是由能源及相关产品创造的。这是因为,当时的能源出口主要是用以换取国家急需的外汇资源,以保障发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能源的出口不可避免地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从经济思维上,也是从统筹规划上来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张生玲,2007)。但随着中国进入能源净进口时代,服务于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和能源需求攀升的大局,能源出口在能源贸易以及整个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明显降低。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能源出口额仅占货物出口总额的1.7%。当然,仅仅用能源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额并不能完全衡量中国的能源出口规模,还需要加强研究和测度中国能源隐形出口问题。

  二、中国能源贸易的前景研判

  由于能源对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并且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日益凸显出重要性,能源安全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缓减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也为了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中国在能源品种多元化和节能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能源短缺状况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短期内石油和天然气部分依靠国际供应,是目前各个阶层人士的共识。因此,能源贸易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发挥较大作用,中国的能源对外依存状况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一是从内部来看,国内经济转型步履维艰,节能增效,进而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任重道远。这是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节能技术以及节能理念决定的。首先,在经济结构层面,中国并未完成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加速推进时期,由工业和建筑业组成的第二产业约占整个GDP的半壁江山。早在1978年,47.9%的GDP由第二产业创造,2011年,这一数字为46.6%,33年的时间里,第二产业占GDP份额仅下降1.3个百分点。其次,在产业结构层面,重化工业仍占较大比重。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84.4万亿元,重工业贡献了其中的71.8%,达到60.7亿元。在42个分行业的工业产值统计中,20个重化工业部门(其中,6个矿采业,10个石油化工、医药、有色金属加工业,4个设备制造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所有工业总产值的64.7%。再次,在产品结构层面,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但中国钢铁水泥产品仍在持续攀升。2011年,中国水泥、生铁、粗钢、钢材产量依次为20.9亿吨、6.4亿吨、6.9亿吨、8.9亿吨,较之2010年分别增长了11.5%、7.2%、7.5%、10.4%,钢材和水泥产量增速均超过经济增速。此外,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节能理念和生产生活习惯的培育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是从外部看,国际形势多变,不确定性增加。首先,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由其引发的战争和冲突不断升级。从20世纪70年代的中东战争,到90年代的海湾战争,再到近年来的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冲突,无不凸显能源对世界经济格局、政治、军事形势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能源对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产生的重大冲击(张生玲,2011)。其次,美国得益于页岩革命初步实现了能源独立,其维护中东地区稳定的积极性降低,未来中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正如十八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世界仍不安宁”,“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再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大幅攀升,较高的能耗引发的环境代价高昂,因能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种种约束显示中国必须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大力削减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就要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约束,具体到能源行业,就是要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大力提高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尽可能使用非化石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国内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长期来看,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要实现长期目标,需要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相结合,使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而中短期来看,能源贸易,尤其是能源进口贸易,在弥补国内能源需求缺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较大作用,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研究显示,未来中国化石能源的供求形势会日趋紧张,石油为最,天然气次之,煤炭相对乐观。(张生玲等,2011)

  一是中国石油资源的供求缺口会逐渐加大,石油进口贸易仍将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会超过60%,达到62.89%,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增至69.5%,接近70%,石油对外依存度平均每年增加约2个百分点。

  二是中国天然气供求形势趋紧,天然气进口贸易骤增。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世界天然气贸易快速发展,正从区域性向全球发展。2011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达到31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激增为20.8%。未来将会继续持续这一趋势。

  三是中国煤炭进口贸易会有所发展。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利用主要受环境约束。2009年,中国煤炭进出口出现历史性拐点,从煤炭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11年,煤炭进口量1.82亿吨,对外依存度为4.5%。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煤炭贸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三、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的思考

  “十二五”期间乃至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化石能源的瓶颈制约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和加重。从国内能源需求以及能源结构来看,未来十年是能源消费增长的高峰,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无法得到根本转变。这就意味着,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中的能源资源,对于支撑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调整政策思路,扩大能源贸易,政府及能源相关部门对此应该高度重视。

  1.进一步放开原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经营权

  进入21世纪,国内原油产量相对平稳,而需求量增长较快,原油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进口2.53亿吨,同比增加5.7%,出口240万吨,同比下降21%,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5.16%,比2010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进口的安全问题日益重要。石油进出口经营企业分为国营贸易经营企业和非国营贸易经营企业,资料显示,根据中国2001年入世承诺和不断发展市场的需要,除了原有的中化集团等4家企业为所有油品的国营贸易企业,2004年商务部赋予中海油进出口公司原油、成品油国营贸易进出口经营权,使拥有所有油品进口经营权的企业增加到5家。除此之外,截至2005年,商务部(原外经贸部)分时分批赋予了中石化国际事业公司、湖北天发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拥有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权。天然气方面,2006年,商务部先后批准新奥燃气和中国燃气获得天然气等能源的进出口权,这两家企业由此成为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有巨头之外拥有这一资质的民营公司。

  从2003年开始,国营贸易企业从事原油进口已经取消了配额限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进口,并没有数量限制。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则有一定配额,加入WTO后,中国逐年增加配额。尽管当前拥有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但新获资质的企业大多仍具有一定国营背景,而且即便民营企业拥有了进口非国营贸易原油的资质,依据相关政策,其进口原油并不能直接在国内市场流通,只能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家的炼厂负责加工,影响民营企业石油进口积极性。从目前看,能源产品可进一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放宽配额,使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缓减国内能源消费日益增加的趋势,也将使国家能源国际化战略逐步深化,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增“进”减“出”,保护性开采国内化石能源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尽管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但仍不能满足国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能源供求形势严峻。因此,国家要继续采取相关政策措施扩大能源及相关产品进口,限制出口,如利用减免关税、降低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等措施,缩减能源产业的出口贸易规模,优先满足国内需要。长期以来,中国对国内化石能源始终存在“有水快流”的开发倾向,盲目无序和过度开采现象严重。诚然,国内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但由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以及因能源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的确需要反思国内能源资源的传统开发模式,保护性开采国内化石能源,将其作为化解国际能源市场风险的调节力量,相机抉择,有序开发。

  3.抓住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富油国的合作

  在美国能源供给高度依赖海外进口的年份里,其石油战略带有鲜明的军事化特征,力求牢牢控制世界石油市场,尤其是通过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以及与传统盟友的结盟关系,维持了中东地区较为稳定的供应来源。美国40%左右的石油进口来自拉美国家,20%来自中东地区,并与几内亚湾国家、里海国家签订了多份投资协议。得益于页岩革命,美国初步实现了能源独立,势必会降低其对中东地区能源的依赖程度,或许这会对该地区稳定格局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加强与富油国的合作提供了契机。一直以来,富油国出于自身利益,以及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利益博弈格局,与中国的油气合作仍较为有限,这显然会大大束缚中国获得海外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潜力。为了保障能源贸易持续顺利进行,中国需要抓住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富油国的合作,除了中东地区国家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等周边资源潜力巨大的国家合作,力求获得更大份额的石油进口。在合作方式上可以多样化,既可以单独投标或联合大国际石油公司共同投标,也可以并购现成的外国能源公司,还可以收购地区性油气资产及其部分股权,最终目的都是要确保获得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支撑国内经济发展。

  4.加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和机制建设

  中国能源贸易主要体现为石油贸易,尤其是石油进口,中国能源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供应是否安全。如果有效发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作为能源贸易的缓冲器及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功能,进一步加强能力和体制机制建设,则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提升能源安全。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为应对欧佩克的石油禁运,联手成立了国际能源署(1EA),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相当于上年进口量60天的石油,美国、日本、德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均已超过100天的规模。自2003年起,中国开始启动第一期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准备用15年的时间分三期来完成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各项建设。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20年以前,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第二期、第三期项目,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达到国际能源署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准”水平。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内没有及时释放石油储备,导致进口大量高价原油。此后,国际油价开始大幅回落,油价低位运行,我国也没有及时加大原油进口,增加原油储备。这意味着,若要提升能源安全,亟待扩大能源贸易,加强战略石油储备的能力和体制机制建设。

  5.充分发掘外交政策对能源贸易的促进作用

  一国对外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与其国家综合国力是否强大有直接联系。中国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升,但在实施能源战略过程中也存在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开展双边及多边外交有利于开展能源国际贸易,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有利于拓展我国能源贸易的地域范围,比如加强与能源出口国的对外交往;二是有利于保障我国海外权益油气资源的顺利勘探、开采、加工以及全球销售,比如加强与东道国以及相关主要发达国家的交往,能够为中国海外能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三是有利于加强我国能源贸易的运输通道建设。2013年1月18日,巴基斯坦正式将位于其西南边陲,阿拉伯海之滨,靠近伊朗边境,距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仅400公里的瓜达尔港运营权从新加坡公司移交给中国企业,可以预计的是,如果此港经营得当,将极大提高中国能源贸易的海上运输安全,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可以绕过“马六甲海峡”,是破解传统的“马六甲困境”的有效途径。当然,这是一个中巴双赢的局面,对巴基斯坦而言,同样具备现实经济价值和深远意义,瓜达尔港有望成为集转载、仓储、运输于一体的地区海上中转站和中亚战略枢纽。不仅促进巴基斯坦对外贸易,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俾路支省人民的贫困状况,还将为被陆地包围的中亚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对于瓜达尔港的顺利移交,国内外的一些智库和战略家们给予了高度关注,如果未来经营良好,对中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也是中国能源外交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来源:录入    《国际贸易》

]]>
<![CDATA[关税下调将促大宗商品进口]]>

    11月22日,财政部宣布明年将下调部分能源原材料关税,这是继2012年后又一次较大范围内降低进口原材料关税的举措,将对国内经济及大宗商品价格造成深远的影响。

    为大宗商品“减负”

    我国大宗商品需求量巨大,其中原油、铁矿石、橡胶、棉花、大豆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多种大宗商品进口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谷物进口1400万吨,铁矿石进口7.436亿吨。其中仅铁矿石进口总计耗资956亿美元。

    但由于关税的存在,国内许多大宗商品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大价差。以橡胶为例,截至11月29日收盘,上海期货交易所1月份交割的橡胶期货价格为19045元/吨,而泰国同期同等质量的橡胶仅为2480美元/吨,折合汇率换算过来以后,国内橡胶价格每吨高出4000元以上。高溢价压缩了国内大宗商品消费企业的利润空间。

    随着关税的下调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国内进口大宗商品的成本将下一个台阶,这可能会对国内一些矿企和大宗商品生产企业造成冲击,但会有更多的大宗商品下游企业从中获益。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次关税下调的品种肯定都是国内较为紧缺的,这些品种所在的行业(比如白糖、橡胶)经常会有走私等现象出现,关税的下降会减少走私的数量并会促进这些行业整体效益的增长。

    影响国内通胀水平

    一直以来,国内通胀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3.2%,创8个月新高,已经接近今年的调控目标3.5%.大宗商品中,能源与农产品(000061,股吧)的价格对于CPI的冲击较大,而这两种大宗商品的进口比重也非常大。

    2012年中国多种大宗商品进口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谷物进口1400万吨,铁矿石进口7.436亿吨。

    从今年前11个月数据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1年以来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80%,此外白糖、玉米、橡胶等农产品年内进口量也有明显增加。如果相关关税下调,能源与农产品对于CPI的影响就会变小,通胀水平会随之受到抑制。

    未来国内经济增速将会在较长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平稳运行期,CPI与PPI的剪刀差将会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工业不景气与通胀并存的滞涨现象可能出现,大宗商品关税的降低所带来的效应将会减少滞涨所带来的负面效果。

    从过去几年关税调整的效果来看,农产品关税的调整相对谨慎,毕竟过于放开进口将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相比之下,工业品进口关税的下调有较大空间。整体来说,大宗商品进口关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贸易壁垒在逐渐消除。

    从这几年财政部对于关税的调整节奏不难看出,监管部门开始减弱关税在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方面的作用,这是市场化进程的重要表现。在这一重要的改革时期,关税的调整将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提高国内产品质量、促进国内企业发展转型并惠及国内广大的消费者。

 

来源:    新金融观察 

]]>
<![CDATA[进口铝锭为上策]]>

    新中国铝工业始于上世纪中期,1953年抚顺铝厂(现中铝抚顺铝业有限公司)投产,生产重熔用铝锭364吨;氧化铝提取始于山东铝厂(现中铝山东分公司),1954年建成生产冶金级氧化铝26611吨;新中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综合性铝加工厂——哈尔滨铝加工厂(现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投产,当年生产各种铝材2412吨。2012年,中国铝土矿产量3961.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19200万吨的20.6%;中国氧化铝产量3770万吨,为世界总产量9520万吨的39.5%;中国原铝产量213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500万吨的47.3%;中国铝材产量约21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4630万吨的45.4%。

  向着世界铝业强国迈进

  2010年中国圆了世界铝业大国梦,从2011年开始迈向了世界铝业强国前进的坚定步伐,大约还有25年就可以成为一个全面的铝业强国。成为初级强国的主要标志:一是,越过了大国门槛,氧化铝、原铝、铝材、铸件的产量均在几年前就是全球第一,各种铝产品从氧化铝到铝材与铝铸件均有着强大的举世无双的生产能力。二是,氧化铝、原铝、铝加工材等技术装备的75%以上都是世界一流的,通过引进与自主创新,在设备大型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方面都达国际先进水平,例如高效赤泥沉降装备及技术、大型液固过滤分离设备及技术、大型平底MIG搅拌槽的设计应用技术及氧化铝生产中的自动化技术等在中国氧化铝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铝电解方面中国在大型预焙槽的研发与设计、自焙槽改为小型预焙槽、铝电解节能与降耗、延长电解槽寿命,铝电解计算机控制,环保与烟气净化,原铝精炼与直接生产铝合金的技术均跻身国际一般或先进水平;中国铝加工行业的先进装备与技术都是在新世纪引进的,均居世界顶尖水平,截至2012年年底,拥有(1+1)式热粗-精轧线5条、(1+3)及(1+4)与(1+5)式热连轧线11条,挤压力50MN的大挤压机65台,专业厚板热轧机5台,450MN的模锻机已建成,并在建设800MN的模锻机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CVC铝带冷轧机(15)台,有比美国还多的先进铝厚板锟底式固溶一淬火处理线。三是,中国铝工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全面赶超美、德、日可能还要二三十年,但在某些方面已赶上或还略胜一筹,如在利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技术、处理中低品味的新工艺、局部强化节能新技术,超大型预焙槽的设计与运转技术、节能与降耗减排电解技术,铝箔生产技术,航天器发射火箭5m级连接环生产技术等。

  铝资源进口将越来越多

  本文所指的铝资源是:含铝的各种矿石(统用铝土矿代表),氧化铝(含氢氧化铝),重熔用铝锭(含用原铝或再生铝铸造的压力加工锭坯),铝合金锭,废铝,铝材(板、带、箔、管、棒、线、型、盘条、粉、膏、中间合金、锻件等),铝制品(含铸件及压铸件)。由于中国是一个铝土矿储量不富裕且品质较差的国家,而对铝的需求量又大,因此,一直是铝资源的净进口国,这种态势将继续延续下去,而且进口量会逐年有所波动,但增大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近5年(2008 2012年)中国进口的各种铝资源见表1。

 

  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铝土矿、氧化铝、重熔用铝锭及废铝进口量平均增长率呈正增长态势,而铝合金锭、铝材、铝制品的增长率为负值,这说明中国是一个铝资源短缺的国家,缺口量越来越大;铝合金锭、铝材及铝制品进口量逐年减少是一件大好事,说明中国铝加工业的势力在增强,技术水平在提高,经济效益在上升,高精产品的对外依赖度在迅速减退。

  2012年中国进口的铝土矿、氧化铝、重熔用铝锭、铝合金锭、废铝折算的重熔用锭量、与进口重熔用锭相比多消耗的电力与多排放的污染物见表2。铝土矿生产氧化铝需排放大量的碱性固体废渣一一赤泥,它虽不是有毒物,却是有害物。随矿石品位及生产工艺不同,生产1t氧化铝的赤泥流出量少的几百千克,多的可达1.8t(见表3),甚至可达7t左右(以霞石为原料)。2012年全球排出的赤泥约1.05×107t。

 

 

  进口重熔用铝锭是上上策

  由以上的数据可见,中国是一个铝资源进口大国,而且是进口量一年比一年多,例如2012年铝土矿的进口量比2008年上升53.7%,氧化铝进口量上升9.6%,废铝进口量上升20.3%,重熔用铝锭进口量上升326%。笔者看来,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很值得探讨的事或者说是一件坏事。重熔用铝锭高速大幅度增长,废铝进口量适度增长是好事,而铝土矿进口量以两位数字的增长率攀升却是一件坏事,因为每进口2t铝土矿才能提取1t氧化铝,同时产生有害固态废弃物——赤泥,用2t氧化铝才能电解获得1t原铝,综合交流电耗约16500kwh(含氧化铝提取能耗),同时排放CO2约1.45t。因此,可以说在进口铝土矿与氧化铝的同时也进口了污染物且消耗了宝贵的能源,进口氧化铝不存在赤泥排放问题,但耗能大,CO2排放也多。所以,进口氧化铝是中策,而进口铝土矿是下策。进口重熔用铝锭不存在这两个问题,同时重熔用铝锭是一种载能型的资源,提取时富裕的能会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释放”出来。所以,进口重熔用铝锭与废铝就是在进口资源与能源,是上上策,何乐而不为呢!

  铝工业的发展模式

  经过近130年的发展,世界铝工业经过多次调整与兼并重组,进入新世纪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种发展模式(以能源与资源情况为前提条件)。

第一种:能源和资源(或之一)丰富的国家(地区)大力发展上游工业,适度发展或不发展下游工业(铝加工)。上游工业指铝土矿、氧化铝和原铝(或之一)提取。如澳大利亚既有铝土矿资源又有丰富的能源,在大力发展上游工业,适度发展加工业,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几内亚、苏里南、圭亚那、牙买加等有丰富的铝土矿,矿石品位也不错,国家也不大,属资源丰裕的国家,致力于开采铝土矿,其他的项目尚未介入;海湾地区与冰岛有丰富的能源,在大力发展原铝工业,海湾国家根据本地区情况除发展原铝工业外,还适度发展铝加工业:加拿大水电资源丰富,进口氧化铝生产原铝。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原铝工业大都用进口的氧化铝。

第二种:能源与资源都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南非共和国、中国台湾省,它们既无铝土矿资源,能源也大部分靠进口,所以所需要的铝全部进口,1t原铝也不产。日本虽保留着原铝生产能力不到10kt/a的浦原铝厂,但他有1个利用富士山水力的小型自备水电站,同时将生产的原铝立马提纯成高纯铝。它们对铝的需求量大,全部以重熔用铝锭及铝合金锭的形式进口,日本对铝的需求处于平稳阶段,需求波动范围约±2%,每年进口重熔用铝锭及铝合金锭约2350kt,韩国每年的进口量约1280kt,中国台湾省每年的进口量约700kt。它们的铝加工材产业居世界先进水平或国际水平,除满足国内与省内的需求外,还有相当量的出口,而且出口的多是高精产品,如韩国出口的85%以上为罐体料、铝箔带坯、汽车外覆盖版(ABS),日本出口的大多是高压阳极箔、电子产品板带、轨道车辆挤压大型材、计算机磁盘基板、CTP板、汽车铝材等。

  它们进口的重熔用铝锭及铝合金的方式:向市场购买,招标采购,购买期货,到国外合适的国家或地区建合资或独资的铝厂,后一种方式是主要的。

  第三种:能源与资源都有但不十分充裕,而国内对铝的需求又大的国家,适度发展上游产业,大力发展下游产业,是铝材净出口国,根据需要尽量多地进口重熔用铝锭,也进口一定量的氧化铝,但很少进口铝土矿。如美国铝业公司在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既采铝土矿又生产氧化铝与重熔用铝锭,在冰岛与加拿大圣劳伦斯河谷建有铝电解厂,有合资的也有独资的。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铝工业都属于这种模式,1995年以来它们根据市场情况关闭了一些原铝厂,国内原铝产量有所减少,而进口重熔用铝锭量在逐渐上升。它们的铝下游产业生产能力则在不断地上升,一方面国内需求增长,另一方面高精产品出口增加。

  笔者认为,第三种模式对中国铝工业发展大有借鉴意义。中国是一个铝资源与能源都不富足的国家,而且是一个经济大国,从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层面出发又必须发展自己的铝工业。同时应达到相当大的规模,这是一对矛盾,处理好这一矛盾,着实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国土资源部在《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称,2012年底国内查明铝土矿总量上升至40.8亿吨。虽然探明的铝土矿资源年年有所增加但也赶不上需求增长,从2012-2015年的需求来看,也不够10年之用。2015年中国需求(表观消费)铝29300kt,2025年的表观消费量可达60000kt。需求量这么大,不自己生产相当数量怎么能行呢?笔者认为,国内生产的最低底线为需求的50%,2012年中国进口的铝资源相当于重熔用铝锭15550.9kt(见表2),为总表观消费量的56.6%,距笔者设计的底线仅差6.6个百分点,这说明国内资中国必须进口铝资源,进口重熔用铝锭与废铝最佳,进口氧化铝是中策,最不可取的是进口铝土矿,既拉回了污染物又要消耗可观的能源,而进口这么多重熔用铝锭,市场上有这么多货源吗?当然没有这么多现货,必须全面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与走出去的方略,到国外去办各种形式的铝电解企业,走出去实属不易,但必须走,可能要交一定的学费,早走比晚走好,只要多做调查研究,大胆与谨慎相结合,步子稍大一点,一定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有人会说进口的铝多人家会涨价,这就是市场经济,难道你进口铝土矿与氧化铝人家就不涨价了吗?

  铝土矿替代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从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需要考虑,中国铝工业应保持最低年产量,进口量能超过年表观消费量的50%,而中国的铝土矿资源量又明显不足,不能持续保证铝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需要。从战略角度考虑,必须开展以铝土矿的替代资源中提取氧化铝的研发工作。可以作为铝土矿替代资源生产氧化铝的资源较多,如粉煤灰、粘土矿、霞石和明矾石等,但在通常情况下,从可替代资源中提取氧化铝的经济性较差,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从霞石与明矾石中提取氧化铝实现了产业化。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粉煤灰(含15%-43%Al2O3)作为提取氧化铝的替代资源更具有实际意义,粉煤灰储量大,2012年的排放量约4×108t,全国已积存约60亿吨。大量未被利用的粉煤灰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环境构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综合利用粉煤灰也是电力生产和环境保护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

  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氢氧化铝)或铝盐的工艺有几种,较为成熟的工艺有3种:石灰石烧结法、碱石灰烧结法和酸浸法。前两种属于碱法,后者属于酸法。不管哪一种方法,提取氧化铝后的残渣都有综合利用的可行性。

  碱法处理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特点是工艺流程长,运作的物料量大,设备投资也较大,而且提取氧化铝后的残渣约为粉煤灰的4倍,需要配套有响应的水泥生产系统,以利用残渣。与碱法比较,酸法处理粉煤灰生产氧化铝的残渣少,因而运作的物料量少,建设投资也相对小一些。不过,酸法工艺装备必须具有.足够的耐酸性,同时废酸回收也较为困难。2012年,中国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公司的“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示范项目通过验收,生产能力200kt/a氧化铝,采用碱性工艺,是国内首条进入商业化生产的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生产线。2013年6月14日,“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业化中试装置开发技术成果”鉴定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首条采用“一步酸溶法”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工业试验线,是神华集团研发的,生产能力4kt/a。从高铝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对保证我国铝资源的战略安全、优化西部地区产业布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煤炭—电力—粉煤灰—有色金属—建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有重大深远意义。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从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成本还较高,市场竞争力还不强。

  从长远看,以储量极其丰富的粘土矿为原料,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的利用生物技术提取氧化铝的新技术与工艺,是扩大氧化铝资源量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中国是一个铝土矿资源既少、品质也不尽如人意的国家,也是一个能源较为短缺的国家,而且是一个铝生产与消费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进口一定量的铝资源,进口多少呢?从保证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考虑,进口量不宜超过当年重熔用铝锭的50%。

  进口什么样的铝资源呢?宜尽量进口多一些的重熔用铝锭、铝合金锭、废铝,是上策,进口氧化铝是中策:进口铝土矿是下策,是在进口污染物,是在消耗进口的宝贵能源,宜尽量少进口或甚至不进口,

  怎么才能获得稳定的价格合理的重熔用铝锭呢?看来,走出去可能是最佳的途径,工业发达国家都是采取这种做法,到资源丰富的国家去开采铝土矿,建氧化铝厂,到能源丰富的国家去建氧化铝厂或电解铝厂,把获得的重熔用铝锭拉回国内。走出去可能使中国尽快实现铝业强国梦最关键的一环。

  不要把国内不多的铝土矿全部采尽挖绝。截至2012年12月,中国保有的铝土矿虽已达40×108t,但与巨大的需求相比,还是少得可怜。笔者为中国铝工业服务近60年,虽然已到耄耋之年,却十分忧虑目前铝资源短缺问题,希望能“手下留情”,留一些资源给子孙后代。

来源:录入    《中国有色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