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8日 15:23
6月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0年度)》。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到场采访。截至目前,《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光明日报》新闻客户端、《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金融时报》、《国际商报》、《中国银行保险报》、新华网和中国网等398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和转载,肯定中国信保履行政策性职能,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2020年在抗击疫情和助力做好“六稳”“六保”,稳住外贸基本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下是部分媒体报道截图:
《人民日报》:前5月信保承保金额达3146亿美元
本报北京6月6日电 (记者杜海涛)今年前5个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3146.3亿美元,增长28.0%。其中,支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08.9亿美元,增长24.9%。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有效发挥,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韧性和活力。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0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700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7.0%,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明日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6月3日在京发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0年度)》,这是连续第8年发布此《报告》。《报告》聚焦抗击疫情和助力做好“六稳”“六保”,着重从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基本盘、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报告》增加了全球信保行业应对疫情的举措和成效等内容。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信保全年实现承保金额7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支持出口超过5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4%,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全力支持企业防风险、抢订单、稳经营,支持客户14.7万家,增长23.9%,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8.1亿美元,增长32%,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坚守政策性金融定位,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全力帮助小微出口企业纾困解难,服务支持小微客户突破11万家,小微出口企业覆盖率达35.7%,提高5.9个百分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惠及了更多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中国信保帮扶的两个定点扶贫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信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从出口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700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7.0%;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占GDP的比重为4.9%,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3146.3亿美元,增长28.0%;向客户支付赔款5.3亿美元;服务客户13.9万家,增长16.3%。其中,支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08.9亿美元,增长24.9%;支持小微企业出口423.9亿美元,服务企业近11.1万家;支持国内贸易2042.3亿元人民币,增长45.2%;支持企业融资1089.1亿元人民币,增长13.8%。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有效发挥,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韧性和活力。(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温源)
《中国经济时报》:2020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成效显著
(记者 李希琼)6月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在京发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0年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蔡希良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报告》聚焦抗击疫情和助力做好“六稳”“六保”,着重从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基本盘、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报告》增加了全球信保行业应对疫情的举措和成效等内容。
《报告》指出,2020年是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并存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对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中国信保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履行政策性职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稳住外贸基本盘贡献了力量,给市场主体带来了信心,在抗击疫情和助力做好“六稳”“六保”的历史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中国信保全年实现承保金额7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支持出口超过5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4%,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全力支持企业防风险、抢订单、稳经营,支持客户14.7万家,增长23.9%,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8.1亿美元,增长32%,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坚守政策性金融定位,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全力帮助小微出口企业纾困解难,服务支持小微客户突破11万家,小微出口企业覆盖率达35.7%,提高5.9个百分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惠及了更多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中国信保帮扶的两个定点扶贫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信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出口信用保险对投资、消费、出口都有明显的直接和间接带动作用,对各类相关企业降风险、增信心、接订单、稳就业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国际商报》:中国出口信用险这样领跑全球
(本报记者 秦志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日前在北京发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0年度)》,这已是其连续第8年发布该年度报告。报告聚焦抗击疫情和助力做好“六稳”“六保”,着重从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基本盘、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报告还增加了全球信保行业应对疫情的举措和成效等内容。
报告指出,2020年是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并存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对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中国信保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助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履行政策性职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稳住外贸基本盘贡献了力量,给市场主体带来了信心,在抗击疫情和助力做好“六稳”“六保”的历史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据统计,2020年全年中国信保实现承保金额7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支持出口超过5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4%,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全力支持企业防风险、抢订单、稳经营,支持客户14.7万家,增长23.9%,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8.1亿美元,增长32%,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坚守政策性金融定位,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1500亿美元。全力帮助小微出口企业纾困解难,服务支持小微客户突破11万家,小微出口企业覆盖率达35.7%,提高5.9个百分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惠及了更多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中国信保帮扶的两个定点扶贫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信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从出口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7000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7.0%,在疫情特殊时期,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了重要贡献。从GDP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占GDP的比重为4.9%,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从就业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促进和保障了超过1500万个与出口相关的岗位,较好发挥了稳就业功能作用。从投资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3%。从消费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消费占同期全国总消费的比重为1.7%。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又恰逢中国信保成立20周年。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全面履行好政策性职能,推动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3146.3亿美元,增长28.0%;向客户支付赔款5.3亿美元;服务客户13.9万家,增长16.3%。其中,支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08.9亿美元,增长24.9%;支持小微企业出口423.9亿美元,服务企业近11.1万家;支持国内贸易2042.3亿元,增长45.2%;支持企业融资1089.1亿元,增长13.8%。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有效发挥,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韧性和活力。
《中国银行保险报》:稳定外贸 提振经济 中国信保2020年保额增15.5%
(记者 房文彬)6月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在京发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全年实现承保金额7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贸易遭受严重冲击,商业金融机构对风险规避情绪急剧上升,出口商、供应商和贷款人的流动性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包括中国信保在内的各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export credit agency)纷纷推出延长期限、减免费用、简化流程、提高承保能力、推出新产品、加强对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等应对措施,出实招为政府提振经济、稳定贸易发挥重要作用。
出实招稳外贸
据悉,《报告》聚焦抗击疫情和助力做好“六稳”“六保”,着重从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基本盘、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对中国信保政策性职能履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报告》增加了全球信保行业应对疫情的举措、成效等内容。
《报告》指出,2020年是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并存的一年。然而,受益于我国较早较好控制疫情,国际社会对我国防疫物资需求加大,且部分订单向我国转移,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外贸进出口从2020年6月起连续7个月实现正增长,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双双创历史新高。
2020年,中国信保实现承保金额7040.7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15.5%,其中支持出口超过5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4%,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全力支持企业防风险、抢订单、稳经营,支持客户14.7万家,增长23.9%,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18.1亿美元,增长32%,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投资逾1500亿美元;服务支持小微客户突破11万家,小微出口企业覆盖率达35.7%,提高5.9个百分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惠及更多小微企业。同时,中国信保帮扶的两个定点扶贫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2020年,中国信保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显示,从出口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700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7.0%,在疫情特殊时期,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重要贡献。从GDP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占GDP的比重为4.9%,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从就业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险促进和保障了超过1500万个与出口相关的岗位,较好发挥了稳就业的功能。从投资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险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3%。从消费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险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消费占同期我国总消费的比重为1.7%。
在全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中国信保2020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投资超过了1500亿美元,对沿线国家出口渗透率达到17.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当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占总体业务比重达23.7%,有力推动了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在持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上,2020年,中国信保实施积极的承保政策,推动出口信用险覆盖面持续扩大。从出口渗透率看,出口信用险保额占外贸出口比重达22.4%,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在有力保障重点市场、重点行业方面,2020年,中国信保支持对美出口超过500亿美元,增长10.6%。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方面,2020年中国信保发挥信用险的损失补偿和促进融资作用,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全年向企业和银行支付赔款增长32.4%;同时,信用险支持企业保单融资比例为2.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又恰逢中国信保成立20周年。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3146.3亿美元,增长28.0%;向客户支付赔款5.3亿美元;服务客户13.9万家,增长16.3%。其中,支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08.9亿美元,增长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