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95387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信保开展服务外贸小微企业采访线活动 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集中报道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7日 10:53

  5月下旬,中国信保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金融时报、国际商报、中国银行保险报等中央媒体组成报道团,赴一线采访报道。报道团深入山东企业一线,实地采访中国信保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要求,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全力帮助小微企业防风险、稳发展、增质效的典型案例。人民日报(海外版)、《金融时报》、《国际商报》、《中国银行保险报》等中央媒体大篇幅报道了中国信保服务支持小微企业的典型做法,积极宣传中国信保有针对性地推出多项普惠金融措施,做深做实小微企业服务的举措和成绩,扩大了中国信保品牌影响力。截至目前,已有107家媒体进行转载。以下是报道的主要内容:

   《人民日报》海外版: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有效发挥着稳外贸的作用——外贸“小巨人”腰杆更硬了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延续增长势头。前5个月,进出口总值14.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1.6%。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7.02万亿元,增长38.1%,高出外贸整体增速9.9个百分点。

  民企外贸表现抢眼,除了其自身发展质量提高外,还有哪些因素?近日,记者在山东采访时发现,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有效发挥了稳外贸的作用,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拓市场、防风险、促融资、强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护航外贸“小巨人”快速成长。

  牵线搭桥——破解“两头怕”困局

  想做不敢做,是不少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常见的难题。用山东美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波的话说,这叫“两头怕”。

  在美氟科技位于淄博综合保税区的厂房内,一盘盘聚四氟乙烯(PTFE)原料整齐地摆放在进料区。这些原料经过精密的切割、冲压与加热后,可以形成防水透气组件、电缆膜等各类氟塑制品,应用于冶金、机械等领域。

  刘波和团队早前主要从事贸易代理,即根据海外客户的需要,为其在中国采购相应的氟塑制品,后来刘波自己创业,直接从事高端氟塑制品生产。创业过程中,日本大金株式会社等海外企业给予了他不小的支持。

  尽管有“外援”相助,但美氟科技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企业与一家克罗地亚客户产生了纠纷。当时,美氟科技的产品已经到港,克罗地亚客户也已经如约支付部分货款,但受相关国家国际结算政策临时调整的影响,货款并没有按计划到账,而是一直停留在负责结算的银行。麻烦来了:客户希望尽快交货,刘波则担心交货后收不到款,不敢轻易放货。

  “货给了,我们要是一直收不到钱咋办?咱担不起这个风险啊!可话说回来,人家海外客户也怕担风险。真是‘麻秆儿打狼两头怕’!”刘波叹着气说,由于双方互信不足,一直僵在那儿,直到货款到账,交易才结束。此事不仅让美氟科技多付了1万多美元的港口运费,还严重影响了与客户的关系。

  领教外贸风险的“厉害”后,刘波开始琢磨如何破解此类困局。很快,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进入他的视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客户经理在仔细研究过美氟科技的业务结构之后,果断为其办理了承保。“2018年,美氟科技的出口金额为222万美元。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保障下,企业出口业务快速发展,今年1—5月份,其出口额已突破500万美元,较最初增长了125%。”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小微客户处副处长李术龙对记者说。

  “目前,我们已经在赶制8月份的外贸订单了。这几个月还在陆续接单,预计到8月份时,订单就会排到年底或明年初了!”看着开足马力的生产线,刘波乐得合不拢嘴。

  服务全面——帮“隐形冠军”消除后顾之忧

  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有不少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山东伟基炭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财务总监杜刚强告诉本报记者,尽管企业规模不算很大,但在耐高温容器这一细分领域内却有着“独门绝技”。

  “越是精密的产品,高温锻造时对容器受热的均匀性要求就越高。在技术上,石墨容器杂质越少,高温加热时效果也就越好。”杜刚强说,2013年,企业成功制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温真空/气体高纯化炉,生产的石墨容器杂质率大幅降低。国外不少厂商注意到伟基炭科技,向其提出采购意向。

  2018年,一家马来西亚客户找上门来,希望订购一批价值100万美元的石墨容器,同时提出要分期付款。技术搞出来了,海外客户也上门了,但杜刚强舒展的眉头很快又皱起来了。“海外客户信用如何,我们心里真没底。万一遇到账款收不回这种事,不是弄巧成拙了吗?”杜刚强心里犯嘀咕。毕竟,当时整个公司没有任何人了解这家客户,甚至去过马来西亚的都没几个。

  中国信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与伟基炭科技进行了联系,并着重对这家海外客户情况做了背景调查。没多久,便从政策支持、融资搭建、资信服务三方面制定了有力的服务方案,最终促成了这笔交易。“中国信保承保后,我们还通过‘鲁贸贷’融资业务获得了5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授信,利率成本比平时还低10%!”杜刚强说,目前,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1/1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考虑到小微企业做外贸最缺的是知识、经验和人才,中国信保在信息服务及培训方面同样下了不少功夫。

  山东省滨州市金毅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自起动稀土高效节能电机、水陆两用挖掘机制造,团队中外贸人才很少。为帮助企业快速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信保为其举办了面向全公司财务团队、销售团队、中层管理人员的专题培训,系统介绍了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各类产品,而且向职工们普及了对外贸易的各种业务规范,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快速“找到状态”。

  保障有力——关键时刻显身手

  在风险出现时,保险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考验着保险的属性和成色。在山东,不少外贸“小巨人”都实实在在感受到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温暖。

  烟台万融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服装出口的小微企业。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明显减少。此时,一家韩国客户给了一份价值30余万美元的订单,企业考虑再三,为了保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意接下。

  然而,合同应付款日到期后,客户却以财务紧张为由拒付货款。企业正常经营一下子受到了巨大影响。中国信保在接到企业出险信息后迅速介入,指导客户按程序报损并全力跟进案件,集中力量完成案件审核,最终向企业赔付了15万美元。解了燃眉之急,企业重新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王浩然是山东炬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外贸经理,提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他深有感触。在王浩然的工作经历中,有两次“出险”令他难忘。一次是3年前,企业与一家以色列客户签订了2万美元的销售合同,可是货物发出后,这家客户便失联了。于是,王浩然拿着出口单据找到了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很快,炬赋化工就获得了损失金额90%的理赔。还有一次是2019年下半年,当时一家秘鲁的老客户资金链断裂,导致3笔共计7.36万美元的交易无法按时付款。同样是通过中国信保,王浩然为公司挽回了大部分损失。“关键时刻显身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解决了大问题!”他说。

  据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山东全省线上确认投保企业已突破1.56万家,预计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额141亿美元。“目前,我们遴选了重点小微企业150余家并将其列入‘小巨人’清单。接下来,我们还将做深做实做细小微客户服务,将更多的政策性资源投入到服务小微中,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该负责人说。

  《金融时报》:从“小微”到“小巨人”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助山东外贸“墙内开花里外香”

  策划人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这对于我国4400万家小微企业而言,犹如春雨润苗,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今年以来,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提升外贸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稳定出口订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小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坚强保障,化解了实体经济领域小微企业的出口难题。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来到山东实地探访出口外贸小微企业,如何通过政策性保险工具平稳出海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长为“小巨人”。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61655家。其中,民营企业出口4.53万亿元,增长39.4%,占出口总值的56.3%。

  如今,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外贸领域表现出色,并已成为外贸出口的生力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近些年通过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去年实施一系列普惠性纾困政策,有力促进了小微企业发展。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实地探访山东潍坊、淄博等地多家外贸小微企业,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有效发挥政策性保险作用,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强化科技赋能、推动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培育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发展成为“小巨人”,助力企业拓市场、防风险、促融资、强管理,使出海的小微企业有底气、敢作为,有效护航外贸“小巨人”快速成长。

  解决“有订单不敢接”难题 提振小微企业出海信心

  与大型企业不同,小微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通常由于自身资金实力不足而陷入“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尴尬。尴尬背后是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有货款拖欠或合同违约等很容易导致企业破产。

  记者在位于淄博综合保税区的山东美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美氟”)厂房中看到,一排排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盘盘聚四氟乙烯(PTFE)原料。这些原料在经过精密的切割、冲压与加热后,可以制作成PTFE模压板、防水透气组件、电缆膜等各类氟塑制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半导体、汽车、航空等诸多领域。

  山东美氟董事长刘波在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企业成长的艰辛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18年,山东美氟与一家克罗地亚客户产生了争执。当时,美氟科技的产品已经到港,克罗地亚客户也已经如约支付,但受相关国家国际结算政策变化的影响,货款并没有及时到账,而是停留在负责结算的银行。此时,双方都僵持住了。客户希望尽快交货,而刘波担心交货后收不到款,不敢轻易放货。

  “主要是双方互信不足。”据刘波回忆,“那次事件不仅让企业多损失了1万多美元的港口运费,而且还影响了与这家客户的关系。”

  此事发生后,在朋友的推荐下,刘波开始尝试向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求助。中国信保客户经理经过仔细研究山东美氟的业务结构之后,果断为其承保。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小微客户处有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2018年,山东美氟出口业务得到快速发展,出口金额为222万美元。在保险的护航下,2021年1至5月份,其出口额已突破500万美元,较2018年增长了125%。

  “目前,我们企业已经在赶制8月份的外贸订单了。这几个月还在陆续接单,预计到8月份,订单就会排到年底甚至明年初了!”看着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的火热景象,刘波兴奋地表示,“有了中国信保的支持,解决了企业有订单不敢接,接了订单怕收不回货款的难题,我们现在有底气做原来不敢做的生意。希望通过中国信保更加有力的支持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非常有信心在未来的3至5年做到行业应用领域最顶端,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近年来增速较快的企业,山东美氟已成功入选淄博市瞪羚企业,是淄博综合保税区批复后第一家入驻企业,目前,该企业已与日本大金株式会社达成合作协议,在综保区落地氟材料加工及改性材料研发中心项目。2020年,在山东省政府出台的“鲁贸贷”政策支持下,中国信保与该企业及青岛银行淄博高新支行签订三方赔转协议,支持企业融资需求,使该企业更有信心和底气“出海”。

  有效兜底考验保险本色助力“小巨人”抵抗“大风大浪”

  当小微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时,发挥好政策性保险工具作用将考验保险的本色。在山东,有不少外贸“小巨人”已实实在在地受益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并且得到了保险保障的有效兜底。

  “我们企业在遭遇海外买家拖欠货款的非常时期,是中国信保出手帮助了我们。”潍坊匠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匠造”)董事长邓洁向《金融时报》记者讲述了先后几次遭遇海外买家拖欠货款的经历时,她由衷地表示:“我们企业在开拓东南亚市场过程中,遭遇了买家拖欠货款,中国信保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向我们先后4次支付了赔款,为我们企业缓解了现金流困难,在关键时刻帮助山东匠造走出了困境。”

  山东匠造主营保鲜蔬菜、冷冻蔬菜、香辛料、水煮调味和烘焙系列产品,产品主销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及国内市场。据邓洁介绍,山东匠造自2015年开始与中国信保建立合作,截至2021年,集团已有6家小微子公司与中国信保合作,并享受到山东省小微统保平台政策支持,年度保障金额合计已超过1500万美元。

  记者从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小微客户处了解到,正是与山东匠造建立起的多年信任,目前该企业正在进一步与中国信保探讨国内信用保险合作,保障其国内应收账款的收汇安全。

  烟台万融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莱阳市一家小微服装出口企业,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订单减少,出口受阻,此时韩国客户向其下了价值30余万美元的订单,企业考虑再三,为了保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意接下。但合同应付款日到期后,客户因财务紧张为由拒付货款,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了巨大影响,无奈之下向中国信保进行了求助。

  “当中国信保了解到我们的紧急情况后,快速指导报损流程并完成案件审核赔付了15万美元。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不仅渡过了难关,也挽回了企业陷入危机的可能。”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线上承保展现“山东速度” 扶持“小微”成长为“小巨人”

  “单一窗口”线上承保小微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单一窗口”承保“山东速度”居全国第一;“信保贷”保单融资支用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0年,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坚定执行山东省委关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决策部署,用实际行动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切实发挥了为小微企业拓市场、防风险、促融资、强管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小微数字化转型、“小巨人”培育成长以及“信保贷”线上融资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数据显示,在去年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信保实现线上签单率从0到99.5%的跨越式突破,2021年达到100%。“单一窗口”线上承保小微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2020年,山东省在“单一窗口”上进行投保的小微企业达到1.5万家,占全国“单一窗口”承保小微数的22.1%,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年累计服务支持小微出口企业1.8万家,相当于山东省每2家小微出口企业,就有1家获得中国信保的海外收汇风险保障,统筹兼顾了疫情防控和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2021年以来,山东全省线上确认投保企业已突破1.56万家,预计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额141亿美元。

  据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去年以来,为精准服务支持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健康稳步发展,聚焦重点强化服务,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特别推出了“小巨人”培育计划,培育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发展为“小巨人”,帮助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针对重点小微企业,中国信保在海外买方资信调查与评估、多元化风险管理培训、融资支持、理赔追偿、微信社群等方面提供了有针对性的重点服务支持,助力小微企业实现发展突破。“目前,我们已遴选重点小微企业150余家并将其列入‘小巨人’清单。接下来,我们还将做深做实做细小微客户服务,将更多的政策性资源投入到服务小微中,助力山东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该负责人说。

  相关链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政策性职能履行评估报告(2020年度)》显示,2020年,中国信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从出口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700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27.0%,在疫情特殊时期,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了重要贡献。从GDP促进效果看,出口信用保险直接和间接带动出口金额占GDP的比重为4.9%,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从就业促进效果看,促进和保障了超过1500万个与出口相关的岗位,较好发挥了稳就业功能作用。从投资促进效果看,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3%。从消费促进效果看,通过支持出口间接带动消费占同期我国总消费的比重为1.7%。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3146.3亿美元,增长28.0%;向客户支付赔款5.3亿美元;服务客户13.9万家,增长16.3%。其中,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08.9亿美元,增长24.9%;支持小微企业出口423.9亿美元,服务企业近11.1万家;支持国内贸易2042.3亿元人民币,增长45.2%;支持企业融资1089.1亿元人民币,增长13.8%。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有效发挥,切实增强了市场主体韧性和活力。(作者:本报记者 肖扬 编辑:梁艳珍 )

  《国际商报》:中国信保普惠金融助力山东小微企业发展

  本报讯“单一窗口”线上承保小微企业规模居全国第一;“单一窗口”承保“山东速度”居全国第一;“信保贷”保单支用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坚定执行山东省委关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强化科技赋能,坚定不移推动小微业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专业水平,用实际行动助力“六稳”“六保”工作,切实发挥了为小微企业拓市场、防风险、促融资、强管理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尤其是在小微数字化转型、“小巨人”培育成长、“信保贷”线上融资推广、政策性普惠金融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充分发挥单一窗口“非接触、全线上”承保模式,2020年实现线上签单率从0到99.5%的跨越式突破,2021年更是达到100%。2020年全省在单一窗口上进行投保的小微企业达到1.5万家,占全国单一窗口承保小微数的23%,位居全国第一。相当于山东省每2家小微企业,就有1家获得中国信保的海外收汇风险保障,统筹兼顾了疫情防控和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2021年,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山东小微企业线上承保速度在全国打响“头炮”。3天突破5000家,8天突10000家,目前新年度线上确认投保企业已突破1.56万家,居全国信保系统首位,预计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额141亿美元。

  为精准服务支持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健康稳步发展,聚焦重点,强化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发展为“小巨人”,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推出了“小巨人”培育计划。当前,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遴选“重点”小微企业150余家,并将重点小微企业列入“小巨人”清单。针对重点小微企业,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在海外买方资信调查与评估、多元化风险管理培训、融资支持、理赔追偿、微信社群等方面提供针对性的重点服务支持,助力小微企业实现发展突破。

  潍坊匠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15年开始与中国信保建立合作,截至目前,集团已有6个小微子公司与中国信保合作,享受山东省小微统保平台政策支持,年度保障金额合计超过1500万美元。该集团董事长邓洁表示,中国信保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极大地规避了市场风险,企业在东南亚市场开发过程中,遭遇系列买家拖欠案件,中国信保先后支付4笔赔款,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困难,在关键时期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目前潍坊匠造正在与中国信保探讨国内信用保险合作,保障其国内应收账款的收汇安全。中国信保于2020年12月推出“信步天下”客户APP,以数字化转型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其中包括“小微学院”“资信红绿灯”等深受企业欢迎。

  中国信保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信保贷”产品,为已在“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小微出口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化的融资服务,是全国率先实现三方联网提供在线保单融资的创新服务模式。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通过宣讲培训会、电话回访、调研走访等多渠道加大了“信保贷”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利用“信保贷”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自2019年8月“信保贷”上线以来,截至2021年4月底,通过“信保贷”累计为全省175家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1.49亿元。

  为拓展小微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服务好山东庞大的小微客户群体,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于2020年5月设立了“小微企业电话服务中心”,并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通过小微企业电话服务专线,对辖区所有小微保户进行电话回访,充分介绍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及理赔注意事项等,并积极宣传信保政策和产品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用好信保政策。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准则,接听辖区所有企业的电话咨询,记录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对信保各方面的疑问,不断提高企业的满意度水平。以“深挖客户需求”为目标,借助电话回访,主动摸底小微企业情况,深入挖掘企业风险需求,量体裁衣提供综合性风险保障方案,满足企业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自小微电话中心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有效电话回访2万余家次,做实做细了小微企业日常服务,切实提升了小微企业与信保之间的粘性。

  2020年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组织开展首次“小微客户服务节”、首次“小巨人·金色季”16地市巡回宣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助力小微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2020年全年召开小微企业线上线下政策宣讲及培训会107场,培训近6000人次。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充分展现了分公司积极履行政策性职能、主动服务小微企业的良好形象,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及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2021年,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继续开展第二届“小微客户服务节”。服务节期间分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惠小微E服务”为主题,聚焦数字普惠金融,积极开展“七个高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集中为山东省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推广、培训、资信、融资、小巨人扶持成长等特色服务。

  “业务沉下去,服务提上来”。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山东省“稳外贸”决策部署,积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履行“服务高水平开放”的政策性使命,继续加大数字化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更便捷的数字化创新工具,做深做实做细小微客户服务,将更多的政策性资源投入到服务小微企业中,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李希平)

  《中国银行保险报》:让小微外贸企业“伞下好乘凉”

  (记者 房文彬)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准备好信用保险“防护伞”,让小微外贸企业“伞下好乘凉”。2020年,中国信保实现承保金额7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服务支持小微客户突破11万家,小微出口企业覆盖率达35.7%,提高5.9个百分点。

  山东炬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炬赋科技”)外贸经理王浩然说:“在与东南亚、南美各国的贸易中我们遭遇过各种难题和挫折,但在中国信保的帮助下,多次化险为夷。”现在,王浩然对同行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出口生意,一定要有出口信用保险。

  炬赋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化工相关产品出口业务的公司,面向东南亚、南亚、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出口。自2019年1月炬赋科技开始投保山东省政府统保平台下的小微保单,至今已有3个保单年度。2019年下半年,炬赋科技向秘鲁客户出口了一批化工产品,货值7.36万美元。应付款日到期后,买方资金链断裂,拖欠并最终拒绝支付货款,炬赋科技无奈之下向中国信保提交了索赔申请。中国信保在核实相关案件情况后,确认属于保险责任,对该企业支付了5.88万美元的赔款。

  “拿到赔款的时间正好在2020年疫情初期,当时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这笔赔款不仅帮我们挽回了经济损失,还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财务压力。”王浩然说。

  《中国银行保险报》了解到,受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蔓延、政局不稳、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低迷、出口风险加大,国内众多中小外贸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好在公司投保了出口信用险,我们及时报损。中国信保工作人员从理赔流程上专业分析、悉心指导,使我们能够清晰地主张债权;还通过海外渠道向买方施压,追讨欠款,帮助公司维权,累计快速获得4笔赔款,赔付比例高达总损失的90%,缓解了资金压力。”潍坊匠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匠造集团”)董事长邓洁说,“有了中国信保,我们才敢放心大胆地走出去。”

  在中国信保服务小微企业名单中,像炬赋科技、匠造集团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数据显示,2021年1-5月,中国信保支持小微客户数跨越11万家,同比增长20.4%;支付小微企业赔款3357.1万美元,大量小微企业在中国信保支持下渡过难关。

  为践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近年来,中国信保还通过多种产品、服务组合为小微企业加强风险保障,同时主动联合银行等机构,不断创新“信保+担保”“信保贷”等融资模式和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免抵押、全线上、秒审批、普惠利率”的保单融资服务。据悉,2021年1-5月,中国信保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2.1亿美元,同比增长80.6%;直接支持保障小微企业出口4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5%。

  采访中,《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数家企业特别提到了“小微资信红绿灯”“中国信保小微学院”等。“我们接到海外买家询价或订单的企业一时间喜忧参半,喜的是新订单为企业经营带来新的生机,忧的是对买方完全不了解,不敢贸然出货。但现在只要下载‘信步天下’APP,根据步骤提示,准确输入海外买方的基本信息,就会显示红、黄、绿不同颜色的评价,依此来快速分辨海外客商优劣。”王浩然说。

  小微不小、大有可为。中国信保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曙光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做深做实小微企业服务的道路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