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95387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公司2021年度业绩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0日 12:07

  1月14日,公司在全系统开展年度业绩主题宣传活动。截至目前,《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经济日报日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财经报》、《中国银行保险报》、新华网、中国网、《中国报道》等媒体报道和转载604篇。上述报道通过最新数据和多个角度肯定了公司2021年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牢记政策性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口信用保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截至发稿时,新闻媒体仍在持续报道中。以下是部分媒体报道截图: 

《人民日报》: 中国信保去年承保金额超8000亿美元

服务企业16.2万家,增长10.2%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杜海涛)2021年,中国

  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全年承保金额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服务企业16.2万家,增长10.2%,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作用进一步彰显。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稳定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服务小微企业不停步。2021年,中国信保支持1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224.5亿美元,增长23.9%;服务小微客户13.4万家,增长15.3%;向小微企业支付赔款8168万美元;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保单融资219亿元人民币,增长31%。

  支持外贸创新显成效。2021年,中国信保在贸易险项下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出口分别达171.5亿美元和46.1亿美元,分别增长36.6%和42%;在贸易险项下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保额2213.3亿元人民币,增长22.5%。

  2021年,中国信保强化统筹规划,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承保覆盖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年支持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链出口达2339.2亿美元,增长29.5%。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增长11.3%。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信保去年承保金额超8000亿美元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王俊岭)记者14日获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21年全年承保金额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向企业支付赔款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服务企业16.2万家,同比增长10.2%,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作用进一步彰显。

  据介绍,2021年,中国信保持续深化“单一窗口”合作,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服务小微客户13.4万家,同比增长15.3%;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保单融资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此外,2021年,中国信保发挥政策和金融双重特性,将更多信用资源投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全年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宋曙光说,2021年,中国信保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布承保政策措施,推动“内贸外贸一体化审批”“保单限额一体化审批”等,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承保覆盖面,助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进一步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华社:中国信保全年承保金额超8000亿美元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王雨萧)记者14日了解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21年全年承保金额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向企业支付赔款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服务企业16.2万家,同比增长10.2%,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作用进一步彰显。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宋曙光介绍,2021年,中国信保持续深化“单一窗口”合作,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服务小微客户13.4万家,同比增长15.3%;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保单融资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此外,2021年,中国信保发挥政策和金融双重特性,将更多信用资源投入共建“一带一路”中,全年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

  宋曙光说,2021年,中国信保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布承保政策措施,推动“内贸外贸一体化审批”“保单限额一体化审批”等,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承保覆盖面,助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进一步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际商报》:服务外经贸企业数达16.2万 年承保金额超8000亿美元 中国出口信用险是怎么做到的

  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了解到,2021年全年中国信保承保金额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突破8000亿美元,达到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向企业支付赔款18.7亿美元,增长3.5%;服务企业16.2万家,增长10.2%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作用进一步彰显。

  中国信保董事长宋曙光表示,面对贸易摩擦、疫情反复、物流紧张等错综复杂的挑战,中国信保公司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牢记政策性使命,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努力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多措并举 巩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2021年3月,商务部会同中国信保联合印发了《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加快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后双方第二次联合印发工作文件。2021年4月,双方签署建立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在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等方面深入合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服务小微企业不停步。2021年,中国信保成功举办第二届小微客户服务节,持续深化“单一窗口”合作,支持1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224.5亿美元,增长23.9%;服务小微客户13.4万家,增长15.3%;向小微企业支付赔款8168万美元;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保单融资219亿元,增长31%。

  促进保单融资更有力。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保单融资应用场景正式上线,意味着保单融资工作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外部数据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国信保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成效。12月,中国信保承保的全球首个“ECA+日税租赁”船舶融资项目顺利落地,为扩大“小而美”船舶项目承保、促进船舶融资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2021年,中国信保在贸易险项下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保额2213.3亿元人民币,增长22.5%。

  支持外贸创新显成效。中国信保支持乐歌美国公共海外仓项目、阿联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迪拜)海外仓商贸城项目等重大海外仓项目接连落地;创新承保湖州市(织里)市场采购贸易和常熟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2021年,中国信保在贸易险项下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出口分别达171.5亿美元和46.1亿美元,分别增长36.6%和42%。

  前不久,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稳定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面发力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我们处在产业链中游,既要考虑采购成本,也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美的集团有关负责人坦言,是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将产业链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全球化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合作,中国信保对美的集团的支持已从保障其自身应收账款的收汇风险,延伸到对美的集团上下游产业链的扶持,促进其他链内企业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稳定发展。2021年,中国信保支持其上下游产业链业务超22亿元,增长超120%;支持美的集团出口超过113亿美元。

  这只是中国信保支持企业补链强链拓链的一个缩影。

  “中国信保以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服贸货贸一体化等多个‘一体化’持续发力,支持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水平。”据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中国信保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将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行动纳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布承保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内贸外贸一体化审批”“保单限额一体化审批”,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承保覆盖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一组数据折射出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的成效:2021年,中国信保支持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链出口达2339.2亿美元,增长29.5%。与此同时,中国信保通过对产业链内风险的穿透式管理,有效识别、防范、化解链内风险,业务报损金额持续下降,业务质量不断提升。

  互利共赢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默拉直流输变电项目推动巴基斯坦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时代、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模块顺利起航驶向俄罗斯、中国海上风电主机设备首次进军欧洲……2021年,海外疫情继续蔓延,中国信保充分发挥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特性,将更多信用资源投入到共建“一带一路”中,众多项目在沿线国家遍地开花。

  2021年10月27日,由中国信保承保的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孟加拉国迈门兴360MW双燃料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出口信贷保险保单完成保险责任生效。

  为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这座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绿色电站在融资过程中采用了中日德孟四国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的模式:即由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为孟加拉国业主RPCL对哈电国际和德国西门子的应付合同款项分别提供15年期欧元贷款,并分别由中国信保和德国裕利安怡保险公司(德国的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对贷款本息偿还风险提供保险,由孟加拉国财政部提供担保、孟加拉国SONALI银行为当地代理行。在中国信保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撬动下,该项目把中国优势产能、日本充裕资金、德国先进技术与孟加拉国发展需求有效地对接整合起来,在多方国际合作中实现了共赢,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典范项目。

  据了解,中国信保去年全年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增长11.3%;支付赔款3亿美元。

  “中国信保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信保董事长宋曙光表示:“下一步,中国信保将继续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踔厉奋发,笃定前行,继续书写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金融时报》:中国信保2021年承保金额达8000亿美元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提出,巩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赔条件,强化产品联动,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积极拓展产业链承保,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承保的覆盖面和规模,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出运前订单被取消风险等的保障力度以及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支持力度。

  2021年,出口信用保险在稳外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了解到,2021年,中国信保全年承保金额83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向企业支付赔款1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服务企业16.2万家,同比增长10.2%,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巩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2021年,面对贸易摩擦、疫情反复、物流紧张等错综复杂的挑战,中国信保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努力促进外贸稳中提质。2021年3月,商务部会同中国信保联合印发了《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加快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双方第二次联合印发文件。次月,双方签署建立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在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等方面深入合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2021年,中国信保持续深化“单一窗口”合作,支持1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服务小微客户13.4万家,同比增长15.3%;向小微企业支付赔款8168万美元;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保单融资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在促进保单融资方面,2021年全年,中国信保在贸易险项下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保额2213.3亿元人民币,增长22.5%。

  在支持外贸创新方面,中国信保支持乐歌美国公共海外仓项目、阿联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迪拜)海外仓商贸城项目等重大海外仓项目接连落地;创新承保湖州市(织里)市场采购贸易和常熟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2021年,中国信保在贸易险项下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出口分别达171.5亿美元和46.1亿美元,分别增长36.6%和42%。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我们处在产业链中游,既要考虑采购成本,也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美的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是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将产业链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全球化优势。

  记者了解到,经过十多年的合作,中国信保对美的集团的支持已从保障其自身应收账款的收汇风险,延伸到对美的集团上下游产业链的扶持,促进其他链内企业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稳定发展。2021年,中国信保支持其上下游产业链业务超22亿元人民币,增长超120%;支持美的集团出口超过113亿美元。

  这是中国信保支持企业补链强链拓链的一个缩影。

  “中国信保以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服贸货贸一体化等多个‘一体化’持续发力,支持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水平。”中国信保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1年,中国信保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将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行动纳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布承保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内贸外贸一体化审批”“保单限额一体化审批”,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承保覆盖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在畅通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方面,2021年,中国信保支持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链出口达23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5%。与此同时,通过对产业链内风险的穿透式管理,中国信保有效识别、防范、化解链内风险,业务报损金额持续下降,业务质量不断提升。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27日,由中国信保承保的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孟加拉国迈门兴360MW双燃料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出口信贷保险保单保险责任生效。

  为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这座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绿色电站在融资过程中采用了中日德孟四国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的模式,即由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为孟加拉国业主RPCL对哈电国际和德国西门子的应付合同款项分别提供15年期欧元贷款,并分别由中国信保和德国裕利安怡保险公司(德国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对贷款本息偿还风险提供保险,由孟加拉国财政部提供担保、孟加拉国SONALI银行为当地代理行,该项目把中国优势产能、日本充裕资金、德国先进技术与孟加拉国家发展需求有效地对接整合起来,在多方国际合作中实现了共赢,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典范。

  2021年,海外疫情继续蔓延,中国信保充分发挥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特性,将更多信用资源投入到共建“一带一路”中,众多项目在沿线国家遍地开花,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增长11.3%;支付赔款3亿美元。

  “中国信保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信保董事长宋曙光表示,下一步,中国信保将继续书写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财经报》:中国信保全年承保金额突破8000亿美元

  2021年,面对贸易摩擦、疫情反复、物流紧张等错综复杂的挑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牢记政策性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口信用保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努力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记者了解到,中国信保2021年全年承保金额8301.7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17.9%;向企业支付赔款18.7亿美元,增长3.5%;服务企业16.2万家,增长10.2%,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作用进一步彰显。

  多措并举,巩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2021年3月,商务部会同中国信保联合印发了《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加快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这是自新冠疫情暴发后双方第二次联合印发工作文件。次月,双方签署建立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在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等方面深入合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服务小微企业不停步。2021年,中国信保成功举办第二届小微客户服务节,持续深化“单一窗口”合作,支持1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224.5亿美元,增长23.9%;服务小微客户13.4万家,增长15.3%;向小微企业支付赔款8168万美元;支持小微企业获得保单融资219亿元人民币,增长31%。

  ——促进保单融资更有力。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保单融资应用场景正式上线,意味着保单融资工作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外部数据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国信保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新成效。12月,中国信保承保的全球首个“ECA+日税租赁”船舶融资项目顺利落地,为扩大“小而美”船舶项目承保、促进船舶融资业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2021年,中国信保在贸易险项下为企业提供融资增信保额2213.3亿元人民币,增长22.5%。

  ——支持外贸创新显成效。中国信保支持乐歌美国公共海外仓项目、阿联酋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迪拜)海外仓商贸城项目等重大海外仓项目接连落地;创新承保湖州市(织里)市场采购贸易和常熟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2021年,中国信保在贸易险项下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出口分别达171.5亿美元和46.1亿美元,分别增长36.6%和42%。

  前不久,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企业稳定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面发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我们处在产业链中游,既要考虑采购成本,也要考虑市场需求和运输成本,上下游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略。”美的集团有关负责人坦言,是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将产业链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全球化优势。

  经过十多年的合作,中国信保对美的集团的支持已从保障其自身应收账款的收汇风险,延伸到对美的集团上下游产业链的扶持,促进其他链内企业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稳定发展。2021年,中国信保支持其上下游产业链业务超22亿元人民币,增长超120%;支持美的集团出口超过113亿美元。

  这只是中国信保支持企业补链强链拓链一个缩影。

  “中国信保以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一体化、服贸货贸一体化等多个‘一体化’持续发力,支持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水平。”据中国信保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中国信保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将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行动纳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布承保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内贸外贸一体化审批”“保单限额一体化审批”,持续扩大产业链供应链承保覆盖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一组数据折射出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的成效:2021年,中国信保支持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以及生物医药产业链出口达2339.2亿美元,增长29.5%。与此同时,中国信保通过对产业链内风险的穿透式管理,有效识别、防范、化解链内风险,业务报损金额持续下降,业务质量不断提升。

  互利共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默拉直流输变电项目推动巴基斯坦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时代、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模块顺利起航驶向俄罗斯、中国海上风电主机设备首次进军欧洲……2021年,海外疫情继续蔓延,中国信保充分发挥政策性和金融性的双重特性,将更多信用资源投入到共建“一带一路”中,众多项目在沿线国家遍地开花。

  2021年10月27日,由中国信保承保的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孟加拉迈门兴360MW双燃料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出口信贷保险保单完成保险责任生效。

  为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这座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绿色电站在融资过程中采用了中日德孟四国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的模式:即由日本三井住友银行为孟加拉业主RPCL对哈电国际和德国西门子的应付合同款项分别提供15年期欧元贷款,并分别由中国信保和德国裕利安怡保险公司(德国的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对贷款本息偿还风险提供保险,由孟加拉国财政部提供担保、孟加拉SONALI银行为当地代理行。在中国信保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撬动下,该项目把中国优势产能、日本充裕资金、德国先进技术与孟加拉国家发展需求有效地对接整合起来,在多方国际合作中实现了共赢,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典范项目。

  据了解,中国信保去年全年支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1699.6亿美元,增长11.3%;支付赔款3亿美元。

  “中国信保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过去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信保董事长宋曙光表示:“下一步,中国信保将继续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踔厉奋发,笃定前行,继续书写出口信用保险事业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