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95387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多家主流媒体聚焦中国信保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1日 18:52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保险报

《金融时报》 2024年9月9日01版

跨越山海 共此“新绿”

  日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为安徽某新能源龙头企业承建南非乌莫混合新能源电站储能项目出具了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单。

  据悉,南非乌莫混合新能源电站项目是南非矿产资源和能源部风险缓释独立电站施工规划框架下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23年10月启动建设,预计2025年5月并网发电,生产的绿色电力可满足南非12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需求。中国信保承保该项目既是积极发挥政策性职能,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务实举措,也是践行绿色金融、精准支持新能源龙头企业“走出去”的又一创新实践。

  近年来,中国信保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政策支持导向,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强化对绿色低碳产品的承保支持。《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中国信保支持绿色贸易和项目规模达280亿美元。

  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走出去”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当地语言中意为“新鲜的花朵”。然而,当地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让人很难把这座城市与“鲜花之城”联系起来。

  近年来,由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电动巴士,跨海来到埃塞俄比亚,在当地组装成纯电动公交车,以替换原有的燃油车,此举推动了当地新能源汽车和清洁交通系统发展。今年,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承保了该公司出口埃塞俄比亚150辆“海狮”纯电动巴士,在保障企业应收账款安全的同时,支持企业绿色业务全球化布局。目前,这些“海狮”纯电动巴士已在埃塞俄比亚顺利投入运营,为当地民众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

  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防风险、拓市场、促融资的支持保障作用,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共享,是中国信保作为金融央企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信保积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体举措。

  除了护航新能源汽车“出海”外,中国信保也一直积极助力储能产业发展。其中,助力充电桩设施建设,是打通新能源汽车发挥节能减排实效“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厦门银河龙芯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设计等领域,逐渐发展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瞪羚”创新企业。近年来,中国信保厦门分公司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下游行业走向海外,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风险评估和保险等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及时、准确掌握海外合作伙伴和所在国家、行业的风险状况,支持企业精准筛选优质合作对象、灵活运用结算方式和信用额度,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目前,银河龙芯出口业务实现强势发展,增量超亿元,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亚洲等超50个国家和地区。

  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5月,中国信保山东分公司为海尔智家下属公司青岛海绿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海绿源”)批复某钢铁集团关键限额,并且受理了首笔业务。据介绍,该业务助力海尔智家从“减碳工厂”变成“零碳工厂”,再到如今“负碳工厂”,实现了绿色低碳转型。

  据悉,2022年9月,青岛海绿源在青岛莱西建成投产海尔智家再循环互联工厂。该工厂是海尔智家在全行业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也是中国家电再循环产业首座互联工厂。海尔智家再循环产业不仅布局废旧家电前端回收、拆解,还把拆解物再生出了可再利用的循环新材料,将产业链延伸到后端再生、再利用,在汽车、家电、日化等领域实现高价值应用增值。

  在海尔智家再循环互联工厂,一台500L容量的大冰箱被推到上料口,经过预拆解、冷媒回收、自动打孔沥油、多重破碎、三级分选……这台废旧的冰箱会变成一堆堆拆解金属、再生塑料、循环部件,并以这种全新的形态重新进入产业链。目前,青岛海绿源可实现年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循环新材料再生3万吨,年碳减排能力约为1.7万吨,相当于种植155万棵树。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中国信保表示,下一步,中国信保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履行政策性职能,积极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支持新能源企业全球化发展,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和护航者。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4年9月6日01版

中国信保: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9月4日至6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信保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信用保险机构,始终坚持服务中非合作大局,贯彻落实历届中非合作论坛相关成果,全力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累计支持向非洲国家(地区)出口和投资近4200亿美元,覆盖埃及、安哥拉、南非、尼日利亚等61个非洲国家(地区),支持交通基建、市政设施、绿色能源、数字科技等领域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

  在南非,中国信保支持青岛海信中非公司投资南非海信家电工业园项目。该项目为当地创造了超过200个就业岗位。同时,项目企业的设立也使得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在南非及周边非洲国家的知名度攀升,一定程度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市场地位。此外,在支持华为出口南非TELKOM电信项目中,中国信保在全球范围内落地首个新兴市场本地币融资保险项目,为出口商、业主和融资银行量身打造了风险共担的融资保险架构。

  在尼日利亚,中国信保支持尼日利亚城市出行项目LAGRIDE。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克服了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和海运滞缓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终于圆满落地。中国信保充分发挥政策性保险优势,助力广汽成功落地海外首个政府订单,为广汽稳定海外产业链、推动自主品牌“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撑。

  在肯尼亚,中国路桥投资的肯尼亚内罗毕快速路项目为中国信保首条在非洲承保违约风险的道路项目。在项目自身具备较好经济可行性的前提下,中国信保在承保过程中积极探索,精细化分析违约责任,开拓承保“政府支持函所担保责任”新思路,在非洲部分国家主权融资遭遇瓶颈的大背景下,为中国信保承保其他自身具备较好经济可行性的非洲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有力探索。

  在坦桑尼亚,2024年6月24日,中国信保承保的威海华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坦桑尼亚建设东非商贸物流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东非商贸物流中心”)海外投资股权保单保险责任正式生效,标志着中国信保积极支持推动又一个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项目正式承保落地。东非商贸物流中心预计将为坦桑尼亚提供1.5万个就业机会、5万多个间接就业岗位,总产值1.5亿美元,同时也将带动国内商品出口超2亿美元。在埃及,中国信保支持中国建筑承建埃及新首都项目,为该项目提供承保金额近70亿美元的信用风险保障,并开立了3.3亿美元保函,为企业顺利收汇、项目实现融资关闭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