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国际贸易中的买方破产风险
买方破产风险——警钟时刻敲响
2023年10月,中国知名家电出口企业A与澳大利亚买方B签订家用电器买卖合同,并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向买方B出运11票货物,发票金额超14万美元,支付方式为OA 60天。买方B收货后拖欠货款,并于2024年1月30日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清算。2024年2月3日,企业A向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报损并委托追讨。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在接到被保险人企业A的报损后,第一时间展开对被保险人出运损失的定损核赔工作,同时也积极委托海外渠道协助被保险人进行破产债权登记、跟进买方破产程序、参与债权人会议、推动债权分配方案的出台,为被保险人争取最大债权权益。
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整体经济形势存在高通胀、高债务、高不确定性,外国买方破产风险警钟仍然持续敲响,防范国际贸易中的买方破产风险是确保交易安全、保护出口企业利益的关键环节。在国际贸易中,买方破产可能导致出口企业无法收回货款,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买方破产风险防范要点
一、全面掌握买方信息 加强买方企业分类评级管理
1.对买方进行信用评估是防范破产风险的重要步骤。在交易前,出口企业应对买方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其财务状况、历史交易记录、支付能力等信息。同时,企业也要持续关注买方的经营状态,可以要求买方定期提供其经营、财务方面的报告,查看买方是否存在经营及财务上的异常波动及大额亏损。
2.多途径了解买方的经营状态。企业可以通过查询当地政府的企业信息网站、买方网站、自行或委托渠道拜访买方的经营场所、与专业的信用机构合作获取买方的信用评级和资信报告等途径,以便更好地评估买方的可靠性和风险程度。
3.对买方企业进行综合评级。分类管理,对不同资信水平的买方设置不同级别的破产风险防范和处置措施。
二、加强企业外贸业务合规管理 与买方协商增加履约保障条款
企业贸易流程的不规范、合规管理的不到位会使企业在破产事件处理中处于被动地位,进而影响破产债权的确认及受偿。例如,企业商业合同、订单、发票、提单、买方沟通记录等重要贸易证明材料缺失;贸易合同条款不完善,交易主体、付款主体、付款方式、担保方式等条款约定不明或缺少相关约定;履约过程中出现合同变更,不能及时、有效修改或更新相关合同内容等,都可能会导致债权申报阶段出口企业的债权难以被认定或认定的金额、主体等出现错误,进而影响后期破产分配。企业加强合规管理的同时,在贸易谈判中积极与买方协商添加履约保障条款也是防范破产风险的重要手段。
1.在贸易合同中添加担保条款或附加担保合同。出口企业可以要求买方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等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以防买方企业通过“一破了之”的方式逃避债务;若贸易合同双方对付款主体做出了特别约定,比如买方要通过其境内外的关联公司承担付款责任,建议贸易合同约定买方及其关联公司承担连带付款责任。
2.在贸易合同中添加物权保留条款。可通过该条款将货物所有权转移时点从交付延后至货款全额付清时。若买方破产,该合同条款项下的货款债权可以获得优先受偿。企业在设立担保条款、物权保留条款时应掌握买方国别对相关条款的法律规定,以保证该条款适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部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不签署贸易合同,仅仅通过邮件、电讯等方式确认合同订单,缺乏合理有效的履约保障条款,一旦买方破产,该类货款债权往往只能沦为清偿顺位在后的普通债权,无法获得清偿或清偿率极低。
三、及时发现买方破产的风险信号
买方破产前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征兆,及时发现该类信息,有助于出口企业提早识别买方破产风险,及时谋划风险处置措施。
1.买方的对外支付能力出现问题:买方出现货款拖欠超过15天以上,员工工资不能正常支付;
2.买方抵质押登记异常:如买方将大量厂房设备、存货、应收账款、证券等进行对外抵质押融资;
3.买方工作人员出现异常:如买方出现高管及员工怠于回应、离岗、离职、携款逃逸,频繁裁员,劳动仲裁等;
4.买方出现严重经营事件导致信誉、市场受损:如重大诉讼案件败诉,不良产品或服务导致恶劣社会影响等;
5.买方新设公司,剥离债务,转移、贱卖资产,投机套利等。
出口企业应尝试多途径发现买方破产的潜在风险信息,可以向买方当地行业协会、企业商会、其他相关交易主体或买方竞争对手等了解买方可能存在的风险信息。同时,出口企业也要关注国际贸易形势及买方相关国别的政治、经济、金融外汇政策,及时研判相关形势及政策对买方企业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四、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
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障外贸安全的重要金融工具,通过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企业可以提高抵御买方破产风险的能力,弥补企业在买方破产后遭受的财务损失,确保企业稳定运行。同时,中国信保拥有专业的追偿团队和渠道,能协助出口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应收账款出险时,可使企业实现更好的追偿效果。
总之,防范国际贸易中的买方破产风险是保障企业外贸交易安全的关键环节,出口企业要因地制宜、全面考量,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工具,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买方破产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
信息来源: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